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 通讯员 葛堂伟 王馨
近日,临沂市肿瘤医院胸外科一病区顾宪文主任医师、邢加强主任、提运山主治医师和刘敬芹护士长医护团队联合麻醉手术科史斌主任和陈仁义副主任团队,再次顺利完成实施了1例“无管化”胸腔镜微创手术(Tubeless下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患者手术结束后自行下床走出麻醉手术科,Tubeless技术使用再进一步。
在几个月前的一次体检中,兰山区39岁的季先生查出了肺磨玻璃结节灶。经过一段时间的随访观察治疗后,结节并未缩小,反而出现了早期恶性病变增大的趋势,这让他非常担心、焦虑,迫切希望尽快手术切除。在了解到临沂市肿瘤医院胸外科一病区开展了技术先进的“无管化”胸腔镜微创技术(Tubeless下的胸腔镜微创手术)后,慕名求医来接受手术治疗。
该院胸外科一病区医疗组长顾宪文主任接诊后,详细了解了季先生的病情并完善了相关检查,根据季先生身体情况和需求,经科室及麻醉科团队决定采取适合他的无管化微创治疗技术实施手术。该技术的有点是可以做到术中无气管插管、术后不留置导尿管,患者在做完手术后就可以自行下床自由活动,真正实现让患者损伤最小化、舒适度最大化。
为了确保手术顺利进行,顾宪文团队经过与科主任、护士长以及麻醉科等多位专家共同商讨,为季先生制定了详细周到的术前、术中、术后治疗方案。5月30日,在手术麻醉团队的密切配合下,通过3厘米的小切口,仅用时10分钟就成功切除了肺结节,手术取得圆满成功。“这个手术居然不用插管,我就像睡了一小会儿似的,完全没有做手术的紧张感!”,季先生感慨地说,“在医护人员的保护下,做完手术我立刻就能自己走出手术室,也没感觉到疼痛或者不舒服”。
术后自行走回病房
据临沂市肿瘤医院胸外科一病区主任邢加强介绍,“无管化”技术是指胸腔镜手术采用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的一种全身麻醉技术。它使用喉罩代替传统的双腔气管导管,大大减轻了患者咽喉部的不适感;术中不使用肌肉松弛药物,保持患者自主呼吸,避免了正压通气带来的肺部损伤,同时缩短了麻醉苏醒时间。此外,该技术还结合了“多模式镇痛理念”,减少静脉镇痛药的使用,最大程度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和镇痛药物带来的不适反应。传统的胸腔镜手术,尽管已经极大地减少了手术创伤,但仍需进行气管插管和留置胸引管及导尿管等,这不仅给患者带来了额外的痛苦,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而无管化技术的出现,彻底颠覆了这一现状。该技术通过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的方式,实现了真正的“无管”手术,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并加速了术后康复过程。
此项技术对手术团队及麻醉医师及要求较高,但它却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胸外科一病区将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在临床中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舒适化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