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6月底榕江县洪涝灾害发生后,从中央到贵州省委、省政府,再到地方,应急响应机制以惊人的速度启动、运转,为重建赢得了黄金时间。
6月24日,榕江县城遭遇洪涝灾害。
抢险救援、供应物资、群众送餐……一场同心协力、众志成城的抗洪救灾战役迅速打响,救援队伍、公益组织、志愿者队伍及普通群众纷纷冲锋在前,争分夺秒抗击灾害、众志成城守护家园。
6月24日,救援队员在榕江县城的受灾区转移群众。
“人民至上!全力救援!”此次榕江洪灾,“三战”洪峰,既是一场水患的考验,更是一场救援机制与社会动员的检验。
6月24日,救援队员在榕江县城的受灾区转移群众。
志愿者中的“夫妻档”守护家园、从远方赶来的“可爱逆行者”、感动中国人物阿里木江 · 哈力克支援榕江抗洪救灾……
6月24日,榕江县城受灾的严重区域。
“有我们在,前方就能吃上热饭”的榕江人民群众、“我是党员,就得带头”“淤泥未清,绝不撤退!”援救队伍、电力抢修的供电战士、“临危施救,分秒必争护生途”的消防队伍、巷道里的人民子弟兵……
6月24日,救援队员在榕江县城的受灾区转移群众。
在这场与洪水的较量中,从人民群众的“大后方”、社会各界捐资捐物看到了中国式的“大团结”,从人民子弟兵的“民族脊梁”看到了中国式的救援速度,从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决战到天亮的抗洪救灾看到了责任和担当……
6月24日,救援队员在榕江县县城的受灾区转移群众。
洪水退去后,那些温暖的故事留了下来。中国式的团结、中国式的救援速度、中华民族的“人民脊梁”,在这次抗洪救灾中又一次具象化了!
6月29日,在榕江县城受灾区域,电力人员正在进行抢修作业,以保证灾区在第一时间恢复用电。
“一座城,一群人,一条心,一股力量,一起重建美好家园,一同感恩奋进、追逐美好生活!”榕江有信心、贵州有能力、中国有力量!
6月29日,在榕江县受灾区现场,武警官兵正在清扫淤泥和垃圾。
6月30日深夜,救灾人员依旧奋战在榕江县城救灾清淤第一线。
6月30日深夜,救灾人员依旧奋战在榕江县城救灾清淤第一线。
6月29日,在受灾严重的榕江县城常驰广场,民兵救援力量正在清扫淤泥。
6月29日,在受灾严重的榕江县“村超”现场,救援人员正在全力清扫淤泥。
6月29日,位于榕江县忠诚镇的救灾大食堂内热火朝天,八方汇聚的米面粮油、蔬菜肉蛋在此烹制成可口饭菜送往灾区一线,为日夜奋战、体力巨大消耗的救援人员补充源源不断的能量。
6月29日,位于榕江县忠诚镇的救灾大食堂内热火朝天,八方汇聚的米面粮油、蔬菜肉蛋在此烹制成可口饭菜送往灾区一线。
7月1日,位于榕江县忠诚镇的救灾大食堂内,一袋袋可口饭菜送往灾区一线。
7月1日,一车车饭菜送往榕江县城灾区一线的群众手中。
7月1日,经过仅72小时奋战,受灾严重的“村超”球场淤泥已初步清理。
7月2日,榕江县城重灾区清淤工作有序推进,主干道恢复半幅通行,商户陆续返店营业,被洪水浸泡的街道褪去泥泞。
7月3日,榕江县城重灾区洪水退后遗留的6米高水位线。
7月3日,历经洪灾的榕江县城逐步恢复通行。
7月3日,榕江县群众自发制作红鸡蛋,向返程救援人员致谢。
7月3日,榕江县群众自发制作红鸡蛋,向返程救援人员致谢。
7月3日,榕江县群众自发制作红鸡蛋,等待与返程救援人员告别。
7月3日,榕江县群众自发制作红鸡蛋,向返程救援人员致谢。
7月3日,榕江县群众排成长队,向返程救援人员致谢。
7月3日,榕江县群众自发制作红鸡蛋,含泪中向返程救援人员致谢。
7月3日,救援人员返程时,榕江县群众含泪中致谢与告别。
7月3日,在榕江县城,当地居民送别救援队员。
7月3日,历经洪灾后的榕江县城,在全民团结一心抗洪奋战下重现蓝天白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涛 龙永杨晓波 熊江睿
编辑 龙永 张丽
二审 王纯亮
三审 杜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