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上一验 药品“前世今生”全知道

市民购买药品时,工作人员会先扫码后结算。

药品外包装上标注着的药品追溯码。

厦门网讯(本组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实习生 王淑颖 曾淳瑶 通讯员 夏一保)7月1日起,全省所有医保定点医药机构销售药品实行“依码支付”政策,必须先扫描药品追溯码,方可进行医保结算。药品追溯码是药品的“身份证”。“一物一码”制度实现了药品全流程可追溯,能有效拦截假药和“回流药”,切实保障参保群众权益。

新政落地后执行情况如何?记者走访多家药店了解现场情况。

走访

卖药须扫描追溯码 否则医保无法结算

昨日下午,在思明区莲前东路的一家医保定点药房,店员表示扫描药品追溯码后结算已成为门店的“硬性要求”;记者又来到仙岳路的另一家药房,该店工作人员李女士正在为顾客结算,结算过程中她同样扫描了药品追溯码,“现在按规定必须扫描追溯码,否则医保就无法结算。”她说。

随后,记者走访了五家医保定点药店,发现所有受访药店都已将“先扫码后结算”作为标准操作流程。

侨英街道一家药店店员方女士透露,市面上一些低价药有可能是来源不明的“回流药”,有些不法商家甚至会将临期药品重新包装销售,严重危害用药安全。“如今要求药店扫追溯码,也是对顾客的一种保障。”她说,一盒药的追溯码,在医保系统里只能有一次扫码销售记录,如果有多次销售记录,就可能是假药、“回流药”或药品被串换销售。

市民马女士表示:“以后买药一扫码,药品‘前世今生’全知道,再也不用担心买到假药、过期药。”

体验

扫“药品追溯码”方便快捷

在集美区龙荷里的一家连锁医保定点药店,记者选购一盒药品结账,收银员扫描了药盒上的“药品追溯码”,整个过程与日常扫码支付一样便捷。

记者注意到,药盒下方清晰标注着由20位数字和条形码组成的药品追溯码,并提示消费者“可通过支付宝或码上放心网站查询”。记者随即用支付宝扫码,立即获取了该药品的完整信息,包含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药品批号等信息,并显示已被扫码1次,记录具体扫码时间与地点,同时明确标注了药品的有效期限。

提醒

认准包装完整的药品 养成验码习惯

一盒药品的追溯码只应有一次被扫码销售的记录,若重复出现多次,就存在假药、回流药或药品被串换销售的可能。

该如何利用这个“身份证”保障自身用药安全呢?厦门市医疗保障局提醒,市民买药时认准包装完整的药品,并养成验码的习惯——拿起手机,打开支付宝、“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扫一扫,查验是否销售过一次,同时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是否一致。若发现问题药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