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暑期成为高中毕业生学车考驾照的高峰期。山东济南交警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济南驾考报名考生达 4.6 万人,高考生为报名主力。但记者调查发现,驾校报名热背后存在 “低价引流”“包过承诺” 等陷阱,缺乏经验的学生易受骗。受访专家表示,市场竞争激烈、违法成本低、维权取证难等因素导致乱象滋生,呼吁加强监管、完善投诉机制。(7月2日 《法治日报》)
暑期来临,驾校市场迎来“旺季”。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商家也趁机抛出“低价包过”的诱饵,吸引学员报名。看似诱人的承诺背后,实则暗藏重重陷阱,消费者一定要擦亮双眼,谨防上当受骗。
“低价包过”往往是不法商家的营销噱头。正常驾校运营需要场地租赁、教练工资、车辆维护等成本,正规驾校的培训收费基本处于合理区间。那些打出“低价包过”旗号的驾校,一旦学员缴费报名,就会以各种理由加收费用,如“考试加急费”“保过打点费”等,最终学员花费的总金额可能远超正常收费。
更有甚者,有些所谓的驾校根本没有正规资质,收钱后直接“跑路”。此前就有新闻报道,某城市数十名学员轻信“低价包过”广告,报名后驾校突然消失,学员不仅没能学到驾驶技术,缴纳的学费也打了水漂。
从法律层面看,“包过”承诺本身就涉嫌违法违规。机动车驾驶证考试有着严格的程序和标准,目的是确保驾驶员具备合格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任何声称可以通过不正当手段帮助学员“包过”的行为,都是对考试公平性和严肃性的破坏,也是对公共安全的不负责任。一旦被发现,涉事驾校和相关人员将面临法律的严惩,学员即便侥幸拿到驾照,后续也可能面临驾照被吊销的风险。
对于想要在暑期学车的消费者来说,选择正规驾校至关重要。在报名前,一定要多方面了解驾校的资质、口碑和信誉。可以通过询问身边学过车的朋友、查看网络评价等方式,获取真实信息;实地考察驾校的训练场地、教学车辆等硬件设施,确保符合标准;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落入文字陷阱。此外,学员也要摒弃 “走捷径” 的侥幸心理,扎扎实实学习驾驶技术,靠自己的真本事通过考试,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杨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