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合伙人”计划助力“科技青苗”长成“产业大树”
江苏今年将举办10场“创青春”大赛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日前,江苏U35青年科技成果直通车暨2025“创青春”生物医药产业链大赛颁奖仪式举行。今年,团省委以“苏青合伙人”计划为牵引,聚焦全省16个重点产业集群、50条重点产业链,创新打造“创青春”重点产业链大赛品牌,为青年创业者搭建起融入行业发展的广阔舞台。
团省委构建“发现—培育—孵化—加速”服务链条,助力青年创业者在技术攻关中找到突破口。目前,已举办4场产业链大赛,吸引全国400余个优质项目同台竞技,促成20个青创项目与产业园区、龙头企业、资本机构达成合作意向。
“创青春”产业链大赛首要目标是破解青年创业“起步难”问题,通过“以赛促产、以赛聚才”模式,为早期项目提供全链条孵化支持。在新一代信息通信(光子战略)赛道,来自深圳的海归青年创业项目“超高速全光通信解决方案”斩获一等奖。团队负责人崔帅表示:“大赛评委包含著名投资机构投资人和行业龙头技术总监,他们的指导让我们能够少走好几年的弯路。”团省委还将联合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大赛优质项目提供概念验证和实验室共享权限,推动项目尽快产业化应用。
此外,大赛配套举办“博士创业荟”活动,围绕各地产业发展方向,邀请龙头企业高管、创业导师、创业博士、产业链大赛参赛团队,开展现场观摩、互动交流、政策分享等活动,链接产学研用资源,助力青年创新创业和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为实现青年科创项目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大赛创新设置“产业出题,青年破题”模式,由龙头企业发布技术需求,青年团队“揭榜挂帅”,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团省委还成立了江苏青商产业创新联合体,推动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省部属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链接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资金链和人才链,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目前,已成立智能电网、光通信、生物医药、绿色钢铁、绿色低碳5个创新联合体。同时,为破解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团省委在苏州、徐州、连云港等地试点建设区域青创成果转化中心,提供“空间 资本 政策”“一站式”服务,推动更多“创青春”“挑战杯”大赛项目落地转化。
资金是推动青创项目发展的“加速器”,大赛建立“资本观察团”机制,邀请省高投、毅达资本及各地产业基金、私募基金等创投机构组建资本观察团,全程参与项目评审、路演,为有资金需求的项目提供投融资服务,促成青创项目与资本的高效对接。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创意雏形到产业标杆,“创青春”产业链大赛正以“聚才、聚链、聚生态”的独特模式,书写着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的生动篇章。团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新赛道举办系列产业链大赛,全年计划举办10场左右,推动更多“科技青苗”成长为“产业大树”,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