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州区:特种铝合金生产线点火 全链升级“叩响”国际市场

多彩贵州网讯 “我宣布,贵州航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航鹏)特种铝合金材料生产线点火。”

6月30日,随着贵州和平(苟江)经开区管委会负责人的一声令下,贵州航鹏一条瞄准高端市场的特种铝合金材料生产线,正式启动运行,此举将为“播州铝”闯世界装上“新引擎”。

点火过后,在4台新熔炉面前,工人们开始紧张操作。他们进行的第一道工序就是烘炉——100、120、150……记者通过熔炉监测面板看到,炉内温度正在不断攀升。

“我们现在正处于烘炉阶段,工艺要求要烘37天,当达到900摄氏度的高温后,便可投料生产。在这37天之间有个工艺,就是升温和保温过程,其目的在于保证炉子干燥,一个月后能够安全使用。”贵州航鹏特种铝合金材料生产车间主任杨家前告诉记者。

据悉,在原有生产模式下,企业生产铝合金轮毂及零部件时,原材料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30%的边角料,直接售卖边角料的利润较低,而新的生产线搭建了可循环系统,过去被当作废料出售的边角料,如今可直接回炉重熔,转化为高端合金原料。

“一是边角料可以重新回炉再生产,减少了浪费;二是降本增效,现在我们从中国铝业遵义分公司购入铝水,在这里进行调配合金,然后在铸造车间直接使用。”贵州航鹏总裁何岩说。

何岩介绍说,通过遵义铝业的铝水直供、企业自身调配的生产模式,生产一吨合金材料可以节约成本800元以上。这条生产线正式投料生产后,将实现年产15万吨,产值30亿元以上,产品将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产业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领域。

“此前我们生产的常规铝棒,每吨只有100元到200元的利润,有时候甚至还有亏损。但新的生产线投产之后,我们将聚焦高端铝棒研发,进一步提升附加值。根据我们的调研,新产品市场上能够卖到3万多元一吨,按照这个行情,可能一吨我们就要挣几千块钱,甚至更多,跟以前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别。”说起市场前景,何岩喜形于色。

据了解,贵州航鹏特种铝合金材料生产线作为全省“富矿精开”的重点项目,总投资5亿元,它的建成标志着播州区在高端铝材自主化征程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这条生产线成功突破了高性能合金材料领域的‘卡脖子’技术,特别是实现了产品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重大跨越,对补齐、提升播州区铝及铝加工产业链条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贵州和平(苟江)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杨俸贵表示。

而在这条蓄势待发的新线隔壁,贵州航鹏原有的涂装车间里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打磨机的嗡鸣与传送带的金属碰撞声持续奏响着铝精深加工的和美乐章,工人们围着刚下线的铝合金轮毂反复查验。

据了解,这批轮毂系海外订单产品,从今年7月起,该公司每个月都有5万只铝合金轮毂出海,如今生产计划已经排到了今年底。

“我目前接收到的订单有欧洲的、东南亚的,现在我们一天产能大约1000只,未来几个月将一直保持这样稳定、忙碌的生产态势。”贵州航鹏涂装车间主任熊飞说。

“坚定不移走‘富矿精开’之路,是我们的核心战略。”贵州航鹏总裁何岩在介绍发展路径时强调,企业坚持差异化竞争,聚焦新能源车轮毂、航空航天零部件、汽车零部件等高附加值产品领域。“我们充分发挥本地的成本优势、资源优势,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效益,带动关联产业协同发展,目标就是抢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这一思路清晰指向了资源精深加工和产业链价值提升。

近年来,播州区深谙“产业为先、项目为王、效益为本”的发展逻辑,将铝及铝加工确立为首位产业全力推进。经过持续建设,一条覆盖“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精深加工—再生铝—铝土矿综合利用”的完整产业链条已在播州大地贯通。这一闭环体系的形成为产业向高端跃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得资源得以在区域内高效循环、吃干榨尽,最大化释放价值。(庞飞 蔡城池)

一审:余旭

二审:王信 姚腾

三审:唐全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