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1月,浙江嘉善大地上演了抗日战争中极具特殊意义的战役。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第18师团,中国军队以传统武术结合实战战术,在沪杭铁路沿线展开殊死搏斗。这场持续七天七夜的阻击战,有效迟滞了日军推进步伐,为淞沪战场主力部队战略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
时任国民革命军第128师师长的顾家齐,率领这支由湘西子弟组成的部队,在武器装备严重落后情况下,创造性地运用武术战术与敌周旋。据战史记载,该部官兵多来自湘西凤凰县,日常训练融合传统刀术与近战技巧,形成独特的白刃战优势。在枫泾镇至嘉善县城的国防工事线上,将士们依托地形构筑掩体,多次击退日军步兵冲锋。
战役期间,中国军队采取灵活战术应对日军优势火力。白天利用地形隐蔽,夜间组织突击队袭扰敌军,有效限制了日军飞机轰炸效果。在67号铁路桥争夺战中,守军官兵与日军展开惨烈白刃战,最终成功迟滞敌军推进。据嘉善县抗战档案记载,此役中国军队伤亡逾7000人,成功阻击日军机械化部队达七日之久。
历史资料显示,嘉善阻击战发生时,日军第18师团正试图切断沪杭铁路,威胁淞沪战场侧翼。中国军队在此处的顽强抵抗,迫使日军改变原定作战计划,其推进速度较预期大幅减缓。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彰显了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决心,也为后续战略部署争取了关键时间窗口。
战后军事专家分析指出,嘉善阻击战的经验表明,传统武术训练与现代战争相结合,能在特定条件下发挥独特作用。这种将武术技巧融入战术体系的实践,为抗日战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如今,嘉善抗日阻击战纪念碑巍然矗立,见证着那段用血肉铸就的抗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