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脑血管迷宫”,点亮94岁脑梗患者生命之光

5月18日凌晨1点,北大医疗鲁中医学中心(总院)鲁中院区介入室内灯火通明——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急救正在进行中。

94岁高龄老人因突发脑梗陷入深度昏迷,紧急送医后被确诊为左侧大脑中动脉完全堵塞,必须立即实施脑动脉取栓手术!

在这场争分夺秒的生命保卫战中,鲁中院区医疗团队历经87分钟“战斗”,成功突围“脑血管迷宫”,在绝境中为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血管“迷宫”受阻

按照常规,脑取栓手术多从股动脉穿刺入路。但造影检查发现,老人因高龄导致血管严重硬化、迂曲,从大腿到脑部的血管宛如“盘根错节的迷宫”,存在多个近乎直角的弯折。

困难重重之下,介入团队开启首次尝试,导丝在迂曲血管中“迷失方向”,无法推进;二次挑战中,器械卡在颈内动脉拐角处,多次努力均告失败。

时间一分一秒在流逝,监护仪的滴答声揪紧了所有人的心——每耽搁1分钟,就有大量脑细胞因缺血死亡。

风险中的“生死抉择”

“不能再等了!改从颈动脉穿刺!”神经外科主任马庆波当机立断。

颈动脉穿刺风险极高,血管直径仅几毫米,穿刺稍有偏差就可能引发动脉夹层、大出血等致命并发症,但马庆波深知,这是唯一能为老人打通生命通道的希望。

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手术团队迅速调整方案。穿刺针精准刺入颈动脉,导丝和导管在血管造影设备的“导航”下,小心翼翼穿越蜿蜒血管,每一次推进都考验着术者的专注力与操作精度。

87分钟“战斗”重焕生机

经过艰难操作,取栓支架终于抵达堵塞部位。随着支架释放、回收,灰白色血栓被完整抽出,原本闭塞的血管在造影屏幕上重新恢复通畅!

这场与死神的较量历时87分钟,当血流重新灌注大脑的那一刻,介入室内压抑的气氛瞬间被喜悦打破。

术后,老人被转入重症监护室,目前生命体征平稳。

这场深夜救援,彰显了鲁中院区卒中团队面对复杂病情时的果敢决策力与精湛医术。正如医护人员所言:“无论患者年龄多大、病情多复杂,我们都不会放弃任何一丝希望。”

北大医疗鲁中医学中心(总院)将始终以专业技术与责任担当,为生命护航,在绝境中点亮希望之光。(贾秋涛勾翠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