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5月22日讯(记者 杜方奇)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阅读如同一盏明灯,照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的孙涛深知,阅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他不仅在学校内积极推动阅读活动,还携手家庭与社会优质资源,共同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阅读生态系统,让阅读成为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
一、阅读启航:家校合作的初步探索
家庭是孩子们阅读习惯的摇篮。为了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他利用家长会及家长接送孩子上学的机会,与家长们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共同制定了班级的“阅读启航计划”。该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配合学校整体工作,积极推进学生家庭“米香书屋”建设
休城小学和全国第二届书香之家“问田书苑”联合创建成立了“大坞镇休城小学书香研学基地”,作为学校校外书香研学基地。每年的“世界读书日”之际,他都会定期组织部分学生、家长走进“问田书苑”,近距离聆听杨位浩一生爱书、藏书、读书的经历,感受书香的魅力。
在校外书香研学基地的基础上,他还号召学生和家长向杨位浩学习,指导鼓励孩子建立属于自己家庭的“米香书屋”, 鼓励家长在家中设立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角落,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打造“书香家庭”。按照学校制定的藏书标准和读书要求,对符合条件的孩子书屋,和学校领导一起为其悬挂“米香书屋”的牌子。“米香书屋”的建设,让孩子们有了一个独立的阅读学习专区,也有了一个家庭阅读、亲子共读的专区,让家庭充满了书香的味道,让学生逐步远离电子产品,喜爱上了阅读。
2、倾力打造亲子共读时光
在教育的长河中,阅读是滋养孩子心灵的甘露,而亲子共读则是这甘露中最甘甜的部分。作为一名有着25年小学语文教学经历和班主任的他深知,亲子共读在塑造孩子阅读习惯、增进家庭情感联结方面的重要性。因此,不仅在学校内积极推动阅读教育,更要将亲子共读作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一环,倾力打造了一系列旨在促进亲子共读的创意活动和策略。
(1)亲子共读:情感的桥梁与智慧的火花
首先通过家长会和班级群,向家长们阐述了亲子共读的重要性。指出,亲子共读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为孩子和家长之间搭建一座情感的桥梁,让彼此的心灵更加贴近。在共读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思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智慧的火花在亲子之间碰撞、绽放。
(2)创意活动:让亲子共读更加生动有趣
为了增强亲子共读的吸引力,他还设计了一系列创意活动,意在让阅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主题阅读月:每个月设定一个阅读主题,如“科幻探险月”“动物王国月”等,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挑选相关书籍进行阅读,并共同参与班级的阅读分享会,分享他们的阅读体验和收获。
角色扮演游戏:利用周末时间,组织亲子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们根据他们阅读的故事进行表演。这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还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亲子阅读日记: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写阅读日记,记录他们共读的书籍、感受和收获。这不仅让阅读成为了一种日常习惯,还为家庭留下了珍贵的记忆。
3、阅读打卡制度,培养阅读习惯的催化剂
阅读打卡制度是一种旨在激励个人或群体持续阅读并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策略。它通过将阅读行为转化为一种可追踪、可量化的日常活动,使阅读成为一种有计划的、系统性的过程,从而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和动力。
设定了阅读目标:阅读打卡制度的第一步是明确阅读目标。这包括确定阅读的书籍类型、数量、时间以及阅读的目的等。目标的设定应具有可衡量性,以便于后续对阅读进度和成果进行评估。
打卡方式力求多样化:如使用专门的阅读打卡应用、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阅读进度、填写纸质阅读记录表等。这些方式都能有效记录阅读行为,同时增加阅读的仪式感和成就感。
制定了阅读激励机制:为了保持阅读打卡的持续性和积极性,他设立了一系列激励机制。例如,完成一定天数的阅读打卡可以获得奖励,如书籍、文具、购书优惠券等;或者可以设立阅读挑战,鼓励读者之间形成竞争和互助的氛围。
二、阅读深化:社会资源的巧妙融入
在家校合作的基础上,他巧妙地将社会资源融入阅读教育教学中。他发现:“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杨位浩的丰富藏书资源是孩子们接触更广泛阅读材料的宝库。于是,围绕这一阵地,组织了一系列课外阅读活动:
1、共建·共享家、校、社协同阅读指导团队。组织成立了班级家委会,成立了家校社协同阅读指导团队,邀请枣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茶俗专家张玉洽分享阅读写作的经验做法;邀请国学专家孙清磊分享如何让孩子爱上国学。四年的时光,在问田书苑的引领下,他所带班级的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陆续有不少学生的作品不断在各级刊物上刊发。
2、共建·共享优秀教师团队。联系阅读专家、家庭教育师,走进休城小学书香研学基地,为家长、学生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和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邀请善国书院院长、善悦塾教育平台创始人、经典教育高级讲师及实践者孙清磊为学生和家长作国学讲座。联系优秀教师代表大坞中学高级教师、枣庄市核心教研团队俞建华校长,与家长、教师交流,如何家校携手共育,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3、共建·共享优秀家长团队。联系优秀家长代表现身说法家教和陪伴,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优秀家长代表孟繁荣、梁玉华现身说法家教和陪伴的亲身感受,教育家长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好家长。在家庭中开展“家校共建,共享书香”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活动,评选书香家庭,读书先进个人。
每周定期组织孩子们到学校图书室借阅图书,鼓励他们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书籍,拓宽阅读视野。鼓励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孩子们到书店进行阅读体验,感受不同书籍的魅力,激发购书欲望。每月班级定期举行阅读分享会,邀请孩子们上台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并把自己阅读过程中的优秀作品,拍成短视频分享给其他同学,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三、反思与展望
通过家校社协调育人模式的阅读实践,孙涛更加深刻体会到了阅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切身的阅读实践表明:阅读不仅能够拓宽孩子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下一步他还会继续深化家校社合作,推动阅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希望能够在更多的家庭建立更多的阅读角,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和活动空间;同时,他还计划邀请更多的专业人士来校、来班开展阅读系列活动,提高孩子们的阅读素养和综合能力。
责任编辑:杜方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