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人民医院成功开展首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听神经瘤切除术

江南时报讯 近日,射阳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在名医工作室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杨坤教授的指导下为62岁的滕阿姨成功实施了全县首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听神经瘤切除手术。

3个月前,滕阿姨开始出现右侧耳鸣、听力下降,面部麻木、味觉衰减、头晕,逐渐影响日常生活。4月2日,滕阿姨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该院就诊,经头颅核磁共振检查,提示右侧存在一个占位性病变,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被诊断为听神经瘤,直径约25mm。

据神经外科副主任严正军介绍,听神经瘤是一种起源于前庭神经鞘膜的良性肿瘤,多位于内耳道或小脑与脑干之间的区域。这个区域被称为“血腥三角区”,因为这里空间狭窄、血管密布且多条重要神经交汇。目前,滕阿姨已经出现单侧听力逐渐下降、耳鸣、头晕等症状,需及时手术治疗,否则进一步发展会导致听力丧失、压迫脑干,甚至危及生命。但是,此项手术难度很大,如果肿瘤粘连在神经之上,剥离困难,稍有不慎就可能对患者的面神经和听神经造成不可逆损伤,导致面瘫或听力丧失等问题。

面对如此棘手的病例,射阳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不畏困难、迎难而上,积极与院名医工作室专家、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杨坤教授远程会诊,经过多次深入的术前讨论,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采用术中全程神经电生理监测实时追踪神经电信号的方法施行听神经瘤切除术,降低或避免术中发生的神经损害概率,减少手 术后相关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病残率。

(术前) (术后)

4月6日下午,神经外科团队在麻醉科和神经电生理室同仁的协助下,术中神经电生理全程监测,犹如为手术医生开通了“第三只眼”,实时反映患者神经系统的情况,辅助手术医师准确定位皮质功能区,识别脑神经和脊神经,鉴别不能明确神经关系的组织,并帮助手术医师及时且精准地判断麻醉状态下患者神经功能的完整性,从而避免对面听神经的损伤,提高面神经的保全率和听神经瘤切除率,减小了术后复发的可能性。术后复查头颅CT显示肿瘤完全切除,患者闭合眼正常、口角无明显偏斜等面瘫表现,耳鸣和面部麻木感基本消失。

“我现在右边耳朵能听见了,而且听得还很清楚呢。”滕阿姨兴奋地说。滕阿姨及家人对本次手术效果、恢复状况非常满意,现已顺利出院。

神经外科专家提醒:如果一侧耳朵出现不明原因的耳鸣、听力持续下降,排除耳部疾病后,应及时到医院进行颅内肿瘤的排查。如果有面部麻木、行走不稳、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症状,也需到医院就诊,及时排查“听神经瘤”。

严正军 李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