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法院的执行迅雷行动已经开展12年,“2025·迅雷行动”的战绩如何?5月21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重庆法院涉民生执行案件“2025·迅雷行动”开展情况,并发布本次行动典型案例。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执行裁决处处长余华介绍,2024年11月至2025年3月,重庆法院组织开展涉民生执行案件“2025·迅雷行动”。在本次专项行动期间,全市法院广大执行干警共计执结涉民生案件7341件,执行兑现金额2.72亿元。
余华称,专项行动期间,全市法院将追索农民工工资、工伤赔偿等9类涉及群众最多、涉及利益最广的民生案件作为工作重点,以“真金白银”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集中调度警力、物力,用足用准强制执行措施,开展集中执行行动627次,出警4926人次,拘留418人次,移送追究拒执犯罪51人次。
本次专项行动还充分运用督促执行、指令执行、提级执行、协同执行等交叉执行方式,推动执结涉民生案件665件,执行兑现金额2679.13万元。
推广使用“法治·渝诉快执”应用,实现执行立案、线索提交、案款申领等执行事项全流程线上办理,极大便利了人民群众。截至目前,该应用社会公众使用量已突破228万人次。
专项行动中还强化部门联动,增强专项行动合力;突出源头治理,健全涉民生案件执行长效机制等。
下一步,全市法院将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依法公正高效办理涉民生执行案件,及时让“纸上的权利”变为“真金白银”,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现场,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还发布了本次行动的12个典型案例,涉及欠薪纠纷、合同纠纷、共有物分割纠纷、子女探望权、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劳动争议纠纷等多类型纠纷执行案。
典型案例>>
儿媳通过转移、隐匿等方式独占补助金
“代表参与 以刑促执”,保障老有所养
申请执行人龙某、蒙某与被执行人廖某某系公婆、儿媳关系。去年1月,两位老人的儿子徐某在工作中突发疾病去世,社会保险事务中心支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共100余万元。
原本,这笔补助金应由徐某家属各自分配。没想到,钱到账后,廖某某却将补助金全部取现,拒绝分配给公婆。
龙某、蒙某遂将儿媳廖某某起诉至大足区人民法院。经法院判决,廖某某应给付龙某、蒙某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共30余万元。
判决后,廖某某不予履行生效判决,两位老人向法院申请了执行。执行过程中,法院依法冻结被执行人名下银行卡并调取流水信息,未发现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去向,其名下也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
考虑到该案系家庭成员之间的纠纷,两位申请执行人已81岁高龄,案件在当地社区影响较大,执行干警第一时间上门走访,多次邀请人大代表、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前往社区释法普法,调和双方矛盾,但被执行人廖某某始终不愿说明工亡补助金去向。
去年10月,执行干警对廖某某住所进行搜查,并对其采取拘留措施。拘留期限届满后,廖某某仍然表示不愿支付案款。
为维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法院决定将廖某某涉嫌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线索移送公安机关。
去年11月,公安机关将其作为刑事案件予以受理,并依法传唤廖某某及其两个儿子。
经公安民警与执行干警配合,多次释法沟通,廖某某两个儿子表示,愿意代母亲履行义务。次月,在执行干警的见证下,廖某某的两个儿子当场兑付20余万元,并书面承诺每月支付申请执行人5000元直至付清剩余款项,申请执行人龙某、蒙某当即表示谅解廖某某的行为。
随后,公安机关撤销刑事案件,三代人的亲情得到修复。截至目前,廖某某两个儿子按照书面承诺如期履行支付尾款的义务。
上游新闻记者 徐勤
编辑:陈璐责编:林祺,张松涛 审核:阮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