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今天的阴玉米和干酸菜都是老乡们才拿来的新鲜货,想要的赶紧下单哦……”5月18日下午1点,六盘水盘州市双凤镇大海村村委会门口,环形补光灯准时亮起,民兵连长陈银河和团支部书记陈专两人熟练地拿起农产品热情推荐。
陈银河(左)和陈专(右)正在直播
这对在镜头前配合默契的“90后”搭档,正是大海村的返乡大学生。2019年底,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毕业的陈专放弃深圳的工作回村入党当了网格员。2022年,同村的陈银河从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毕业证书后,也选择了返乡。
当时,村里不少人觉得这俩孩子读书读傻了,“读书都读到城里去了,咋又回来刨土?”
陈银河教农户直播卖刺梨
3年过去,两个大学毕业生带着村里的老百姓搞活动、拍视频、做直播。“刚开始大家都是‘新角子’,搞新媒体拍视频,只是想让更多人认识大海。”陈银河坦言,起初,他们只是利用下班时间拍摄剪辑基层干部的日常生活、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以及推介村里的特色农产品等。
然而,当看到乡亲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好货”卖不出去、价格低,赚不到钱时。两人开始思考:如何将网络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帮助村民增加收入?于是,他们萌生了在村里开“云端集市”的想法,打算利用网络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
大海村青年助农村干部带上老百姓和老百姓的蔬菜到盘州市售卖
从那以后,陈专和陈银河便一头扎进了直播带货的研究中,不断摸索直播技巧,参加电商培训课程,请教有经验的助农主播,学习数据分析、氛围营造等专业知识。
“第一次直播我们紧张得说不出话,三四个小时只有几个人同时在线,啥也卖不出去。”陈专回忆,随着直播次数的增多,他们的直播风格也逐渐变得自然流畅。
大海村青年自媒体团队
努力终于迎来回报。2024年12月起,直播开始有成效,在一场助农直播中,销售额达到4万多元,创下单场最高纪录。近半年时间,在这个由村委会办公室改造的直播间内,他们共卖出1.7万单农产品,销售额突破40万元。
50岁的村民任利华对此感受最深。他家的3条火腿在直播间上架后,很快就被抢购一空,获利2000多元。他拉着陈银河和陈专的手激动地说:“多亏了你们俩,这火腿一直愁卖不出去,这下好了,不仅卖出去了,价格还比预期高不少!”
大海村青年村干部陪伴独居老人的瞬间
值得一提的是,直播间坚持对村民采取“零佣金”模式,不仅不收取中间费用,还免费提供打包邮寄服务。这份诚意很快传开,周边乡镇的农户纷纷找上门,云南的农产品供应商也主动联系合作。
如今,大海村的“云端集市”已经成为展示云贵特色农产品的重要窗口,从盘州本地的糯米鸡、乌洋芋,到云南的魔芋、金边玫瑰,越来越多的山货通过这里走向全国。
大海村第一支舞龙队到盘州市参加元宵节盘州春韵活动
“看到村民们脸上的笑容,我们知道当初的选择没有错。”陈银河和陈专会心地笑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牟元媛
编辑 晏惠轩
二审 孙蕙
三审 张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