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日|我在贵州旅游:出行加速,服务常暖

贵州文旅频频出圈,“黄小西吃晚饭”、山地旅游、“村超”、“村BA”、路边音乐会、洋芋国……很多人都被这些贵州热词刷屏过。

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多元文化底蕴的公园省,贵州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近年来,贵州依托自然珍宝和文化瑰宝,积极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5月19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活动主题为“锦绣山河,美好旅程”。天眼新闻文化频道推出策划报道,展现贵州正以“山地 ”推动旅游业态创新,构建“可玩、可感、可传播”的山地旅游新场景;通过创新旅游产品和贴心服务,提升游客体验;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学”,推出惠民乐民系列举措和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折射出贵州文旅产业发展最新成果和文旅消费最新趋势,也正为四面八方的游客提供独一无二的美好旅程。

——编者按

初夏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在晨光中勾勒出水墨画般的轮廓。来自安徽的旅游博主朱杰坐在纳灰河畔的“村咖”里,手捧一杯咖啡,静静欣赏眼前的美景。袅袅香气中,多年前第一次来到万峰林旅游的情景涌上心头。

他回忆道,第一次来到贵州时,前往景区的路上,有些路段因修路而拥堵,大巴车在颠簸中前行,旅程显得有些漫长。

如今,大桥在贵州大地飞架,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朱杰的旅途也因此变得从容了许多。再次游览万峰林,从贵阳出发的大巴全程平稳行驶,一路畅通无阻,节省下来的时间也能更多地留给欣赏美景。稻田旁新开的精品民宿群落、布依扎染体验工坊,特别是那些散落在峰林间的“村咖”,都让他感叹:“贵州乡村的文旅业态更新速度这么快!”

朱杰还了解到,贵州依托9个机场,推出了“支支串飞”航线。从贵阳飞兴义,将原本4小时的车程压缩到50分钟的空中旅程。他感慨地说:“这真是为游客着想的贴心举措!我也计划一定要体验一下‘支支串飞’。”

除了交通的提速,智慧旅游场景的广泛应用也让朱杰感到惊喜。在小七孔景区,分时预约入园系统和智慧旅游管理平台的引入,有效减少了游客排队等候的时间,提升了旅游体验的舒适度。朱杰表示:“以前去景区,排队等候是常态,现在有了这些智能化的设施,变得更有序和舒适。”

“作为旅游博主,经常需要做大量旅游攻略。”朱杰介绍道,此前贵州推出“AI游贵州”小程序也让他省事不少。通过这个小程序,游客只需输入自己的旅行需求,系统会自动生成详细的行程安排,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方面。“它不仅能够提供实用的攻略,还能贴心推荐出片打卡点位,让我们能够轻松拍出美丽的照片。”

当谈到贵州旅游最初的印象时,朱杰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场景。2017年深秋,他连续5天在镇远古城墙下一位老奶奶摊位前买小吃。第一天,他提出“不要辣椒、不要折耳根”,第二天再去时,老奶奶就记住了他的口味。到了第五天离别时,老人更是执意将小碗换成大碗,却坚决不肯收钱。朱杰感慨道:“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贵州人的热情和善良,他们把游客当作家人一样对待。”

此后,这种温暖在他的贵州之行中不断蔓延。在荔波县瑶山古寨,导游的讲解有趣温暖,仿佛是在拉家常般地介绍着家里最珍贵的宝贝,让游客如沐春风;在铜仁梵净山景区,景区入口处的一杯姜茶,更是在寒冷中为游客带来了温暖……

如今,贵州的“村BA”“村超”等IP火爆出圈。在朱杰看来,这些活动之所以能破圈走红,其重要原因之一正是贵州人骨子里的待客之道。他说:“贵州人用自己的热情和活力,欢迎着每一位游客。这种温暖,更是贵州旅游最大的吸引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黄蔚

文/黄若佩

海报设计/王子琪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姜雨熙

二审/曹雯

三审/黄蔚 陈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