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23日是我国第十一届“全民营养周”,今年的主题是“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全民行动”。其中,5月20日还是第36个“中国学生营养日”。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的超重、肥胖率分别为34.3%、16.4%,也就是说每两个成年人里就有一个“胖子”,如果继续放任,这个比例在2030年可能会达到惊人的70%。
杭州人的“条杆儿”好不好?2024年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结果显示,杭州市居民的总体超重肥胖率(包含中心性肥胖/高腰围)已逾四成,男性更是超过了一半,6-17岁儿童青少年中也有超1/4存在超重肥胖问题。总体来说,杭州人偏胖,“条杆儿”是不好的。
大家可能都知道判断体重要用体质指数BMI,即体重(kg)/身高(m)2,中国人BMI超过24就跨入了“超重”的行列,超过28则进一步升级为“肥胖”。
但这个标准对“一老一小”来说并不适用: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BMI界值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升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65岁以上老年人过瘦会增加死亡风险,所以BMI保持在20-26.9即可;其次,超重肥胖的真正含义是脂肪组织的过度蓄积,所以测体脂率更准确,目前多数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具备这个条件;此外,脂肪长在哪对健康的影响也不同,腰围较大(男性≥90cm,女性≥85cm)意味着脂肪在腹腔和内脏蓄积较多,风险更大,监测结果显示BMI处于正常范围的人中仍然有15%的人属于大腹便便的“中心性肥胖”,这点在老年人中尤为明显。
5月18日,省、市卫健部门和拱墅区政府三级联动,全民营养周和“5·20”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幕。权威发布居民营养监测结果,还有重磅行业大咖现场传授“吃”“动”秘诀,知名专家免费义诊,身体成分测量 中医养生花式打卡……
5月20日,杭州市卫健委将联合上城区健康办、卫健局和教育局在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江河汇校区开展“5·20”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宣传活动,将推出“世界名著里的美食”展板展出、 “心动美食”学生工作室体验、艺术韵律健康操表演等多项活动,全方位呈现“吃”和“动”在校园文化中的多元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