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全程担架护送,为瘫痪受助人员铺就温暖回家路

大众网记者 刘宇昕 青岛报道

世间最温暖的路便是回家的路。近日,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跨越1300公里、历时26小时,用一场特殊的“温情护送”让无助者重燃希望,这场跨越3省20市的特殊旅程,中心工作人员用专业与温情诠释了“应救尽救“的救助承诺。

“患者脊柱损伤,丧失行动能力……”今年5月,市救助服务中心到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现场救助甄别时,在场所有人都捏了把汗。35岁的闫某来青岛打工,在深夜回出租屋的路上身体不适晕倒在路边,被好心人拨打120送至医院,因脊柱损伤在医院治疗。

为圆满完成这场护送任务,市救助服务中心仔细研判,组建经验丰富的护送队伍。上下火车、台阶过道处,4名工作人员握牢担架抬至胸前缓行;高铁列车上,协调列车长临时设置两排座位安置担架;列车中转时,用人墙遮挡闫某如厕;一路上悉心照料闫某进食,用棉签蘸温水润湿闫某干裂的嘴唇……这场护送没有英雄式的壮举,只有工作人员一次次弯下的腰、蹲下的身、伸出的手。

交接完成后,闫某无法开口表达感谢,但发红的眼眶和久久张望诉说着一切。护送返乡工作,不只是抵达地理的坐标,更是触碰心灵的归途。

救助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每一次护送,都是一次爱心的传递;每一次救助,都在诠释“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初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