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彭茜 秦娟 曹竹青
岱岳云起处,文脉启新篇。2025年5月9日,由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数字文化集团主办的首届“青未了”文学创作大赛正式启动。大赛以“齐鲁青未了”为精神内核,立足齐鲁文化沃土,辐射全国文学创作者,迅速掀起创作热潮。短短5天已收到作品200余篇,还有多位文学名家倾情助阵,以视频形式为大赛寄语,号召创作者执笔抒怀,共赴这场文学盛宴。
名家寄语:以文聚力,照亮时代精神
“扎根文学沃土,沉淀生命智慧”“青未了处见苍茫,墨未干时听潮声”“让黄河涛声漫卷纸上,令数字原野生长笔端”……目前,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著名作家、山东大学特聘教授赵德发,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朱辉,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山东文学》主编刘玉栋等多位文学名家为“青未了”文学创作大赛倾情寄语,期待创作者们既传承齐鲁文化的厚重底蕴,又展现数字时代的崭新气象,他们以深邃的文学洞见点燃了创作者对时代命题的探索热情。
破圈传播:全媒体矩阵助力文学“破圈”
首届“青未了”文学创作大赛启动后,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整合“报网端微号”全媒体资源,为大赛打造立体化传播矩阵。大赛期间,齐鲁壹点客户端开辟了“青未了”文学大赛专题,集纳展示相关新闻、名家寄语和优质参评作品,还将陆续推出视频专访、创作心路解码等新媒体产品,推动文学从纸端走向“云端”。
作为全国首个智能文学创作平台,“青未了”文学创作平台通过先进技术为文学创作者打造了数字化、智能化的创作新体验,实现了文学作品从创作到评审和传播的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在线化。
创作热潮:全国创作者踊跃参与
首届“青未了”文学创作大赛聚焦“新时代、新山东、新表达”,设立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三大类别,鼓励创作者以多元视角刻画时代变迁。征稿启事发布后,全国创作者踊跃参与,短短5天已收到作品200余篇。参赛者既有深耕文字的老作家,亦有初露锋芒的新锐力量。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点滴感悟,抒发对时代与社会的思考。很多作品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主题高频出现,还有创作者将“元宇宙”“AI情感”等前沿议题融入传统叙事。
“青未了”处,文脉绵延;笔墨生辉,潮声已至。首届“青未了”文学创作大赛,期待大家积极参与,以创新之姿书写新时代文学华章。
首届“青未了”文学创作大赛征稿启事
一、主办单位
山东省作家协会
山东数字文化集团
二、承办单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室(山东省文学馆)
三、协办单位
山东省散文学会
山东省写作学会
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
山东友谊出版社
四、征稿时间
2025年5月9日-2025年8月31日
五、征稿要求
1.征集主题不限,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创作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鲜明,积极向上,感情真挚。
2. 征集体裁为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
短篇小说,要求10000字以内;
散文,要求5000字以内;
报告文学,要求10000字以内。
3. 投稿要求:
内容需紧扣时代脉搏,或探究人生命题,或在地域叙事中彰显家国情怀,传承与发展时代精神;
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创新写作手法,兼顾题材、主题、风格的多样化,注重作品的艺术品质;
作品须为2025年以来于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首次刊发的原创作品,拒绝AI创作,严禁抄袭、代笔。
每人限投1篇,多投无效。
六、投稿方式
1.手机端
第一步:登录齐鲁壹点APP,进入壹点号版块;
第二步:点击首届“青未了”文学创作大赛智能创作平台,进入投稿界面;
第三步:点击“我要投稿”,按照页面提示投稿即可。
2.电脑端:直接搜索平台网址,按照页面提示投稿即可
https://m.ql1d.com/appwebh5/actFile/literature/0
(“青未了”智能文学创作平台)
七、奖项设置
大赛共设短篇小说组、散文组和报告文学组三个组别。每组各自评出:一等奖1名,奖金10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各5000元;三等奖3名,奖金各1000元;优秀奖若干。
所有获奖作者都将获颁荣誉证书,优秀创作者将得到重点推荐,并择优编辑出版征文专辑。
八、评审与公示
首届“青未了”文学创作大赛评审分初评、复评、终评,获奖名单计划于2025年11月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