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尊严——一位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涅槃重生之路

鲁网5月15日讯清晨,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病房的医生办公室被一束晨光温柔点亮,患者老杨先生的儿子小杨先生将一面鎏金锦旗郑重交到主治医师张丰手中,锦旗上“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传四方”的十六个字,在阳光下折射出温暖的光晕。这一刻,不仅是医患情谊的见证,更凝聚着现代医学对生命尊严的深情守护。

一个男人与尊严的拉锯战

“那些年,我甚至不敢参加超过两小时的聚会。”老杨先生摩挲着手中的CT影像,记忆回溯到那些难堪的岁月,频繁起夜(每晚多达7-8次)、排尿时长达3分钟的等待、逐渐失控的尿失禁......这些难以启齿的困扰,让这位老人备受煎熬。尝试过药物、理疗、微创等多种治疗方式,但症状始终如潮汐般反复,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知晓了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在相关领域的“大名”后慕名而来。

毫米之间的生命突围

“这不是简单的增生问题,而是整个尿路系统的功能代偿。”张丰团队通过核磁共振重建技术,在三维立体影像中精准捕捉到被其他医院忽视的细节——增生的腺体不仅压迫尿道,更与膀胱颈形成异常黏连。结合尿流动力学检测发现的逼尿肌代偿性增生,团队创新性提出"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 膀胱颈内切开术"的联合术式。

手术台上,主刀医师张丰手持等离子电切镜,在放大20倍的内镜视野中,以0.3毫米精度的剥离技术,将鹅蛋大小的增生腺体完整剜除。这个需要连续保持2小时显微镜操作稳定的过程,被护士长形容为"在核桃核上雕刻清明上河图"。而更让医疗团队骄傲的是,术中采用的可视化止血系统将出血量控制在50ml以内,仅为常规手术的1/3。

36小时的生命守望

术后监护室的时钟指向凌晨3点,值班护士正轻手轻脚地为杨先生调整心电监护导线。这样的深夜巡护,泌尿外科护理团队早已形成肌肉记忆:每30分钟记录尿色变化,每小时记录冲洗量,每2小时协助翻身预防压疮......当晨曦初露时,护理记录单上已密密麻麻记载了28项监测数据。

“主治医师张丰每天7点准时出现在床前,手指永远带着消毒液的凉意,掌心却是暖的。”杨太太红着眼眶回忆,在丈夫因术后不适情绪低落时,医护人员特意将查房时间延长半小时,用解剖图谱耐心讲解恢复机制,责任护士更不厌其烦的讲解膀胱功能恢复训练法,通过可视化数据帮助患者重建排尿自信。

生命之光的传承

如今,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年完成前列腺手术超200余例,其中复杂疑难病例占比35%。但比数据更动人的是候诊室里渐次增多的笑脸:有术后三月重登黄山的老教师,有摆脱尿袋束缚的退役老兵,更有父子两代同获救治的暖心故事......

“医学的价值不在锦旗的数量,而在患者重启人生时眼里的光。”主治医师张丰抚过锦旗流苏,眸光悠远地说。在这个见证生命重生的地方,每一天都在上演着关于尊严与希望的故事。

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始终以超越毫米的精度、超越技术的温度,守护着男性生命“腺”上的每一道微光。(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刘亮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