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大叔常漏扫垃圾受批评,医生发现这层膜在“捣乱”

2年前,南平64岁的龚大叔感觉双眼视力下降,右眼看东西不仅模糊还有些变形,就诊当地医院,被诊断为“双眼白内障”,而后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龚大叔的视力有所提高,但仅过了一年,右眼再次陷入模糊,视物变形的情况也愈发严重。

“我在福州做环卫工,清扫路面时常因为看不清而遗漏垃圾,被负责人批评了好几次。”龚大叔说,自己向负责人解释了眼睛问题,并保证会尽快去医院治疗。工友们见他整日愁眉不展,却迟迟不见行动,猜测他定是心疼钱舍不得去医院。有位工友告诉他,福州爱尔眼科医院有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患者进行相应的公益手术救助。

近日,龚大叔终于鼓起勇气,来到福州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经过专业检查,眼底病科主治医师周舞啸发现:龚大叔右眼裸眼视力0.4,且矫正不提高;黄斑区血管迂曲明显,局部黄斑区网膜皱褶明显,黄斑区可见金箔样反光,诊断为“右眼黄斑前膜”。周舞啸医生表示:“病情已经进展至III期,严重影响视力,须通过手术解除黄斑牵引防止进一步的病变。”

周舞啸医生为龚大叔检查

龚大叔和老伴前半生一直以务农为生,近些年才来到福州做环卫工维持生计,生活一直都过得比较拮据。更不幸的是,他们的儿子小时候因发烧导致智力低下,丧失了劳动能力,长期住院治疗,家庭经济负担沉重。

了解到龚大叔的困境后,医院积极为他申请了爱眼公益基金会的“看得见的希望”专病救助。随后,院长高朋芬博士与周舞啸医生共同为龚大叔实施了“右眼后入路玻璃体切割术及内界膜剥离术”。术后,龚大叔惊喜地发现,自己视物恢复正常,视力也有了显著提高。曾经被眼疾阴霾笼罩的生活,终于迎来了光明的曙光。

黄斑前膜究竟是什么?简单来说,它是在视网膜黄斑区上面,额外生长出来的一层薄薄的纤维膜。黄斑区是视觉最敏锐的区域,一旦被这层“膜”覆盖,视力就会受到影响。

高朋芬院长指出,黄斑前膜早期范围非常小、非常薄,无任何症状,但经过数年的增长,范围会慢慢扩大、增厚,进而导致黄斑水肿,出现视力明显下降、视物变形,甚至会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她提醒:黄斑前膜多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建议定期检查眼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黄斑前膜越早治疗,视力恢复比较容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