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黄县农信联社卜城信用社成功防范一起大额可疑交易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贾利超 通讯员 马会丹 王小利)风险预警,敏锐捕捉异常信号

2025年5月6日,内黄县农信联社卜城信用社工作人员在受理刘某19.5万元预约取款时,警银通系统突然亮起“红灯”,提示频繁交易预警。凭借职业敏感性,该社第一时间对客户账户流水展开全面核查。该笔资金入账后支取时提示“【陌生入账】风险,请加强核查”,且交易对手账户为异地银行卡转入。立刻警觉起来,凭借丰富的经验和高度的职业敏感性,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对客户账户流水展开全面核查,并迅速将情况上报网点主管。主管当机立断,启动应急流程,向上级部门详细汇报,同时联系反诈中心进行初步研判。虽然当时尚未接到实际报案信息,暂无法明确风险性质,但大家都绷紧了神经,决定持续关注动态,保持密切沟通,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策略应对,抽丝剥茧锁定疑点

次日,客户如约前来办理取款业务。工作人员面带微笑,耐心询问资金用途、来源及交易背景。客户虽应答流畅,坚称是“订婚筹备”“朋友借款”,但当主管要求其向对方打电话核实情况时,客户却神色慌张,一直低头发信息,还表示对方在上班无法接听电话,这反常的举动瞬间引发了大家的进一步怀疑。主管随即以“要款过账需要时间”为由,将客户引导至主管窗口,通过拉家常的方式,试图降低客户戒心。在交谈过程中,主管要求客户提供借条、联系出借人核实,并主动查看客户手机转账记录。这一看,果然发现了“大问题”,客户与某放贷平台的聊天对话中,赫然存在明确指示如何应对银行询问、规避资金核查的内容。至此,可疑资金交易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风险性质进一步坐实。​

快速响应,多方联动阻断风险

确认风险后,主管立即向反诈中心反馈关键证据,并同步报警。在等待警方和反诈中心工作人员的过程中,卜城信用社的工作人员迅速分工协作:一方面,安排专人持续安抚客户情绪,以业务流程需进一步核实为由巧妙拖延时间;另一方面,大家争分夺秒整理交易流水、聊天记录等证据材料,为后续案件调查提供有力支持。最终,卜城派出所警员迅速抵达现场,经调查核实,该笔资金是受害人邢某网络投资被骗资金。正是因为卜城信用社处置及时、措施得当,成功避免了受害人资金被转移,为案件侦破争取了宝贵时间,守护住了客户的“血汗钱”!

复盘提升,筑牢金融反诈屏障

此次成功堵截可疑交易,得益于柜员与主管的“双保险”风险识别机制、联社、信用社与反诈中心的高效联动、网点团队的灵活应变能力。复盘此次事件,基层信用社将从以下方面强化风险防控。一是深化技能培训。定期开展案例分析与实战演练,提升全员对可疑交易的识别敏感度和沟通技巧;二是优化协作机制:加强与公安、反诈中心的常态化联动,畅通信息共享渠道,提升风险预判与处置效率。三是强化客户宣教:通过网点宣传、线上推送等方式,普及反诈知识,增强客户风险防范意识,从源头遏制诈骗行为。

守护客户资金安全,是责任更是使命。内黄县农信联社将始终保持警惕,以专业能力和担当精神,筑牢金融反诈防线,为构建安全稳定的金融环境贡献农信力量!在此,内黄县农信联社也提醒广大客户,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电信诈骗,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