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分子冒充购物网站客服工作人员给受害人打电话,谎称受害人购买的产品质量有问题,需要进行退款赔偿,诱导受害人在虚假的退款理赔网页填入自己的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从而将受害人银行卡内的钱款转移,或者是利用受害人对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中借款功能的不熟悉,诱导受害人从中借款。
2.低价充值“掉陷阱”。诈骗分子会在各类社交平台中,散布类似“加群免费领游戏皮肤、低价充值游戏币”的消息,待未成年人加入群聊后,不法分子会称点击链接就能领取。未成年人进入非法网站后会提示“领取失败,账号被冻结”。为了领取到免费皮肤装备,未成年人会轻信不法分子的“需通过扫描付款码进行解冻”、“解冻成功后钱款会自动退回”的诈骗话术。在未成年人多次反复付款后,不法分子骗取大额钱款后便立即失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