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在丹阳这座制造业重镇,小微企业如同毛细血管般嵌入地方经济肌体。面对融资难、融资贵等长期困扰小微群体的“痛点”,丹阳农商银行以“做小做散”为战略支点,创新构建“走访摸排—政策赋能—渠道下沉”全链条服务体系。
一是全面走访“淘金”。按照本地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工作要求,发挥农商行网点和人员众多的优势,积极配合市工作专班制定走访清单,深入园区、社区、乡村,协助摸排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至3月末,共走访小微企业1564户,推荐清单客户数236户,累计授信8.42亿元。
二是释放政策“红利”。充分利用贷款贴息政策,着力打通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痛点梗阻。重点推行该行现有的如“设备改造项目贷款”“科技创新企业首贷贴息贷款”“苏质贷”等财政贴息贷款产品,在解决小微企业缺少抵押担保问题的同时,确保其能享受到国家政策红利。至3月末,共发放制造业贴息贷款8500万元,科创企业首贷贴息贷款1200万元、苏质贷1亿元。
三是开拓小微“蓝海”。立足“做小做散”的战略导向,在城区及经济发达乡镇设立小微金融专营机构,将服务触角延伸至专业市场、社区商超等传统金融服务薄弱区域。至3月末,小微金融部贷款户数997户,贷款余额1.84亿元,户均18.42万元。
截至2025年3月末,该行小微贷款户均规模较年初下降12%,但不良率控制在0.98%以内,真正实现“规模增长”与“质量提升”的双赢。未来,该行计划联合经济发展局打造“小微服务综合体”,集成政策咨询、财税辅导、知识产权评估等增值服务,让金融支持从“输血解困”升级为“造血赋能”,为丹阳“智造名城”建设注入更强动能。
(施文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