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第八家专业法庭——南京数据资源法庭揭牌
以法治之力引领数字经济向“智”向上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忆玲
4月27日,中国(南京)软件谷科创城,南京数据资源法庭挂牌。
近年来,南京积极布局数据资源新赛道数据产业的发展,南京数据资源法庭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应运而生。2024年7月,雨花台区人民法院获批设立南京数据资源法庭,4月27日,该法庭正式揭牌。何为数据资源法庭?有了它,如何更好地解决数据纠纷?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为回应新兴需求而设
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的当下,数字纠纷越发常见,小到生活场景,大到经济领域。南京数据资源法庭揭牌前,法槌已率先敲响。
一家客户端公司作为某广播电视台全版权“掌门人”,状告坐拥数千万用户的某视频软件公司,起因是一条5分钟的短视频涉及侵权。经查,该软件公司通过API技术接口协议接入了某科技公司的数据资源库,实现涉案视频的传播。
南京数据资源法庭法官袁晓珺做了个形象的比喻:“API接口相当于数据仓库的‘万能钥匙’。科技公司的数据仓库里堆满了视频资源,可是自家用户有限,为了分摊成本,于是在仓库墙上开了扇‘API接口门’,给视频平台发了把钥匙,平台接到用户指令就拿钥匙开门,通过链接直接从仓库‘搬’资源给用户。”
最终,该科技公司作为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构成帮助侵权,就单个视频裁量性判决赔偿200元。袁晓珺透露,原告对被告平台上12位用户上传的41733条侵权视频进行了取证,该案判决生效后,双方按照这一示范判决自行解决了后续全部侵权纠纷。
“数字经济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树立规矩,划清数据合法利用边界,南京法院设立专业审判法庭是对新兴需求的积极回应,对加强数据权益保护有重要意义。”省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汤茂任表示。
“三合一”审理凸显专业优势
数据资源案件专业技术性强,法律适用问题复杂。例如,数据交易过程中,可能存在因数据交易的定价、保密问题,引发合同纠纷及不正当竞争纠纷,还可能因侵害公民个人信息、隐私权等引发民事纠纷,而高价值数据也易引发不法分子的窃取、破坏等犯罪行为,从而导致侵犯商业秘密罪等数据犯罪。
为此,南京数据资源法庭实行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审判制度。只要是由雨花台区法院管辖的涉及数据资源的案件,都在此统一审理。在南京数据资源法庭庭长薛娟娟看来,归口审理模式能有效避免程序分立导致的裁判尺度不统一问题,提升案件审理质效,同时数据资源案件需要以技术性审查确保事实认定精准。
“被告委托第三方公司破解我公司芯片的电路布图,并生产、封装,对外销售成品芯片830余万个,获利730余万元,严重侵害我公司权益。”某电子公司发现自家原创芯片遭到仿制并投放市场,将某集成设计公司告上法庭。这起“盗版复制芯片”侵权案在数据资源法庭开庭审理,法庭依法认定被告行为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对被告单位判处罚金400万元,两名涉案被告人分别被判有期徒刑四年和三年二个月,并处罚金。
目前,南京数据资源法庭咨询专家库中已吸纳12位专家,包括知名高校教授、高新技术人才、数据安全高级工程师等,就数据资源案件审理中的难点问题,共同研讨法律适用和裁判尺度,形成更多规则引领。
数智化法庭,司法服务更智能
“针对数据产业公司,法庭有没有针对性司法服务保障措施?”“法企之间能不能进一步加强联系沟通……”审判台之外,企业司法需求源源不断,光是南京数据资源法庭所在的软件谷科创城,就集聚了4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南京数据资源法庭还承担着靠前提供司法服务的重任。
袁晓珺有了新身份:以她的形象设计的硅基数字人,负责在线提供24小时全天候陪伴式法律咨询,帮助企业防范数据合规风险,“企业只需对话数字人,就能精准快速获得法律法规索引、流程指引、具体实践指导等服务。”
聚焦南京“一谷两园”、中国智谷等特色园区发展需求,南京数据资源法庭创新打造了元宇宙法庭,通过三维建模技术一比一还原真实法庭场景,当事人以数字身份沉浸式参与线上庭审,独创的“原始载体实时核对”功能,让证据查验更加高效可靠。而法庭所设的多功能展厅,也将作为开展数据司法保护主题宣传教育的载体,引导社会公众依法规范收集、使用、交易数据。
至此,南京已形成南京知识产权法庭、南京国际商事法庭、南京破产法庭、南京环境资源法庭、江北新区法院自贸区法庭、玄武区法院西南低山丘陵区域环境资源法庭、建邺区法院金融法庭“4 3”专业法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