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通讯员 林照盼 菏泽报道
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科学防癌健康生活”。4月21日,记者从鄄城县人民医院消化一科采访获悉,今年宣传周旨在通过普及癌症防治科学知识,倡导群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控制癌症风险因素;鼓励高风险人群主动参加癌症筛查,促进早诊早治;指导癌症患者及时接受规范化诊疗,并定期复查。通过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
我国每天超过一万人罹患癌症,每8秒就有1人被确诊为癌症,中国人一生患癌的风险高达25%。很多恶性肿瘤早期没有任何症状,直到发展到正常组织受压迫、身体功能出现问题才会表现出症状,这时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早期发现可以治,1/3的癌症可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环境,按时体检、早期干预,可以预防45%的癌症,有效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
消化道早癌最特异的症状就是无症状,如若出现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恶心呕吐、腹部胀痛、呕血黑便、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时,往往已是中晚期。即使目前医学水平不断提升,而对于中晚期的消化道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仍不容乐观。但如果能在肿瘤的早期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
目前,胃肠镜检查是筛查胃肠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最直观、最主要的方法。如今随着内镜诊治技术的不断发展,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早诊早治率得到极大提高。不仅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胃镜及肠镜检查。对于年龄大于40岁的普通人群,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建议定期进行胃镜及肠镜检查。每1-3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每3-5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在临床上接触到一些患者,常常就是因为惧怕胃肠镜检查,从而错过了早诊早治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