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商涌|单项冠军何以“炼”成?探寻临沂民企的蝶变之道

广告 X
OK欧意app

主流交易所一应俱全,立即下载进入加密世界

立即下载认证享受新用户福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宗兆洋

在中国制造业版图中,“单项冠军”企业是产业链中的“隐形王者”。它们以专注与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在细分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放眼临沂,这座以商贸物流闻名的城市,近年来涌现出多家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这些企业的蝶变之道,不仅是自身努力的成果,也得益于临沂这片沃土的滋养和政府的鼎力支持。它们的成长轨迹不仅折射出临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更揭示了这座城市“冠军基因”的培育密码。

专注深耕:从“一技之长”到“全国领跑”

制造业“单项冠军”的评定包含两大关键点。一是“单项”,企业必须专注于目标市场,长期在相关领域“精耕细作”;二是“冠军”,要求企业应在相关细分领域中拥有冠军级的市场地位和技术实力。

这也意味着,制造业企业所拥有的冠军产品,“硬核”必须十足。

如今在临沭县山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的厂区里,一辆辆满载碳化硅陶瓷辊棒的货车正驶向全国各地。凭借20多年的深耕发展,该公司的碳化硅陶瓷年产能已经达到1万吨,其中碳化硅陶瓷辊棒的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40%,位居全国第一位。

作为临沂成功开辟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路径的一个缩影,山田新材料集团如今已经形成了先进陶瓷、精密线切割、智能装备制造三大产业矩阵,获批国家级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其创新研制的碳化硅陶瓷辊棒具有高温承载力大、抗变形性能优越的特点,使用寿命是氧化铝陶瓷棒的10倍以上,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建筑陶瓷、电子材料等领域。

不难看出,打造“单项冠军”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数年如一日专注于细分领域,尤其要把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持之以恒才能做大做强。

同样的成长逻辑也适用于坐落在郯城县的山东德瑞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凭借特种高分子材料的研发,公司在2024年成功入选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作为国内外重要的丙烯酸羟基酯生产供应商,其中丙烯酸羟乙酯系列产品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产品更是远销欧美亚非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

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临沂的众多企业始终坚持“一业为主”,聚焦主业,做精做专。持续技术创新、改进工艺,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在细分市场上建立起独特的竞争优势。这种将单一产品做到极致,最终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形成不可替代性的专注精神,也使得临沂众多民企在全球化竞争中避开了同质化红海,构建起技术壁垒。

创新驱动:从填补“技术空白”到“数智化”转型

纵观任何一个成为“单项冠军”的企业,他们的发展轨迹都少不了技术创新这个环节。面对国内外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数智化”转型逐渐成为许多企业变中寻机、难中求进的最优选择。

临沂也不例外。

根据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发布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指数报告(2024)》,临沂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指数列全国第48位,居山东省第5位。2024年以来,全市500万以上技改项目中智能化改造占75%,共推动1000余家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实现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

“单项冠军”的企业中,山东沂水机床厂有限公司的专用数控车床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凭借创新的研发设计和过硬的应用技术,获评“2024年度临沂市数字化转型典型标杆项目”殊荣。郯城鸿锐电子有限公司的高频线全自动数字化加工项目,通过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让企业的生产订单准交率提升25%、产品合格率提升到98%、人工成本节省40%以上。

成就背后也离不开临沂政府的支持。近年来,临沂市致力于图激活科技创新动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为主攻方向,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工艺、产品、模式全方位创新。着力深化技术改造。探索“企业 工业互联网”“企业 智能制造”等数字化改造新路径,持续加大政策激励力度,通过项目贷款贴息、设立技改基金等方式,引导企业应用5G、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进行智能化改造。

今年临沂力争累计培育省级晨星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00家以上,重点产业链典型场景数字化应用基本普及,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93%。

一批批智能制造标杆的单项冠军企业不断涌现,必将为提升临沂制造业整体实力添砖加瓦,为加快临沂市工业经济“两年万亿”、加速崛起提供强大助力。

政策赋能:从“单兵突进”到“生态培育”

临沂培育“单项冠军”企业的底气在哪里?

首先是硬件条件。近年来,临沂高度重视工业发展,坚持科技创新、链式发展、分类施策,加快打造“万亿工业、千亿产业、百亿企业”现代产业体系。2024年,全市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全市4698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8687.8亿元,培育了健康食品、绿色木业、冶金加工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这种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工业基础,为其培养制造业中的“单项冠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其次是软件条件。临沂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坚持《临沂市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若干措施》政策方向,强化培育本土企业和引进外部企业两条路径,借势创新、数字化、提级管理三项赋能,健全递进培育、精准服务、要素保障、系统推进四种机制,塑就工业量质齐升新优势,带动更多企业走“单项冠军”发展道路。

这种兼具温度与效率的培育环境,吸引了大量人才资源汇聚,形成了主导支柱产业与优秀人才 “双向奔赴” 的良好局面。同时,临沂以高端化、智能化、系统化为方向,全面实施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工程,培育出一批省内知名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产业体系日益完备。按照 “链主” 企业牵头、财政专项资金适度扶持、产业链各创新主体相互融合的思路,将发展智能制造作为全产业链深度赋能的契机,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每条产业链建设一个制造业新型研发中心,服务全产业链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制造,实现全产业链的集聚发展,为制造业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既要“参天大树”,也要“绿草茵茵”,这是临沂发展民营企业的生动写照。“单项冠军”企业的蝶变之道,是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是产业升级的主动作为,更是政府支持的强力护航。

以“有为”之举,助推民企“有成”。未来,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深入和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临沂民营企业将继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在更多领域,以“冠军基因”续写新的增长传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