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的“坎昆升级”(结合共识层“Deneb”也称 Dencun)主要目标是提升网络的处理能力与交易效率,通过引入 Proto-Danksharding(原型 Danksharding)这一中间方案,减少Layer-2数据的储存成本,并为未来的完整 Danksharding 奠定基础。Proto-Danksharding 是一种暂用的数据处理方式,它允许 Rollups 将大量交易相关数据打包成“数据块”——临时的数据载体,存储在共识层而非以太坊虚拟机上,从而降低手续费、提高吞吐,为更加可持续的扩展方案做准备。
在区块链的世界里,Layer-2是解决拥堵和高费的主要路径。这些Layer-2把大量交易打包再提交到以太坊主链,但旧方式里,它们仍需要把数据放到以太坊虚拟机可读的调用数据上,这部分长时间存储在链上,会推高费用和节点存储负担。坎昆升级引入的 Proto-Danksharding 则像给这段流程安装了“临时车道”,让数据以数据块形式暂存在共识层,既能满足验证需求,又不会长期占用执行层资源。这就好像是临时仓库,给Layer-2更多空间,缓解压力。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Layer-2的用户可以享受到更低的手续费,同时以太坊主网节点的硬件压力也能降低,提高整体运行效率。数据块会在固定时间后自动清除(一般几周),这意味着主链的存储不会被长期占用,而 Rollups 又能顺利提交验证数据,实现平衡。这一方式缓解了以往 Rollups 数据提交“长期成本”和“存储压力”之间的矛盾。
所谓数据块,本意是“二进制大对象”。Proto-Danksharding 让以太坊支持一种特殊的交易格式,称为携带数据块的交易:它们携带大约 125 KB 的数据块,但这些数据不会被执行层(以太坊虚拟机)直接读取。以太坊虚拟机只能看到数据块的承诺,确保数据存在且可验证,却无需访问内部内容。
这种设计的实用性体现在 Rollups 数据提交上:它们能迅速上传大量所需资料(例如交易证明或状态根),以便其他节点验证;但这些数据不会长驻以太坊虚拟机,减轻链上存储压力。从用户角度看,提交这些数据的成本比传统调用数据低得多,燃料费消耗也有所减少。多项估测显示,这种方式可下降数十倍的费用,尤其在Layer-2交易频繁时,以及网络拥堵时期,这种改进尤为重要。
Proto-Danksharding 并非终点,而是通向完整 Danksharding 的关键过渡方案。完整的 Danksharding 设想中,以太坊将引入真正的数据分片机制,让多个分片并行处理数据,提升吞吐。Proto-Danksharding 则实现了部分机制:数据块存储、数据块手续费市场、多维度费用机制等,为全面 Danksharding 做了架构准备。
换句话说,它测试并实践了如何暂存数据、如何通过新的费用模型管理存储、如何与共识层协作等核心模块,为后续升级降低难度。在这个阶段,开发者与 Rollup 团队可以在现有链上体验这些机制,而无需承受完整分片机制下带来的复杂性。以太坊的路线图里,这就是所谓“扩容浪潮”阶段的重要里程碑,让网络逐步演进到每秒处理更多交易的能力,而不会一次性推翻整个系统。
虽然 Proto-Danksharding 是坎昆升级的核心,但这个升级还包含若干其他改进提案,它们在背景中起辅助作用。比如 EIP-1153 引入临时储存操作码,让智能合约可以有短期“记忆”,而无需永久写链,降低临时操作成本。EIP-4788 则在执行层暴露共识层信标区块根,提升跨链与 Rollup 间信息协作效率。EIP-6780 限制 SELFDESTRUCT 调用范围,减少合约被恶意删除的可能性,增强协议安全。
这些改进提案虽不如 Proto-Danksharding 那般受关注,但它们配合数据块存储机制一起作用,增强网络整体可用性、安全性与开发友好性。它们像是一套配合机制,让新功能不仅能运行,还让网络更稳定、更易开发,为用户与开发者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升级上线后,用户最直观的感受是Layer-2交易费用下降。Rollups 如 Arbitrum、Optimism、zkSync 等都因数据块存储替代调用数据支出而节省成本。这使得日常操作如转账、互动、铸造 NFT 等更亲民,对体验门槛敏感的用户更有吸引力。有分析估算,手续费有望降低 10~100 倍,甚至下降幅度可达到九成以上。
与此同时,网络每秒交易处理能力提升,拥堵状况改善。节点运营压力略有缓解,以太坊虚拟机需要处理的数据减少,对节点的硬件要求也有所放松,增强网络整体稳定性。虽然主链用户未必感受明显,但对于依赖 Rollups 的用户来说,这次升级是背后默默赋能的一步,为市场扩展和应用创新提供了更稳固的基础。
可以肯定的是,坎昆升级通过 Proto-Danksharding 为以太坊网络在提升交易效率、减少Layer-2用户手续费、为未来分片奠定技术基础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用户将能切身感受到交互成本下降、应用响应更快,也为开发者探索更丰富应用场景提供了机会。这一步虽不彻底,但为未来的发展铺好了道路。
与此同时,也需注意,像所有重大协议升级一样,坎昆的实装可能带来兼容性问题。例如某些智能合约或工具可能暂未适配数据块类型交易、新费用机制或共识层接口;Rollup 项目若未及时调整实现可能面临提交失败或成本异常波动;节点运营商若没更新客户端,也可能遭遇同步中断或共识落后等情况。此外,新机制虽可期降低成本与提升效率,但其费用市场、数据块使用上限等参数若设计不当,也可能造成新的拥堵或费用异常。建议用户和开发者均关注官方发布与社区测试反馈,做好升级前的兼容验证与评估。
关键词标签:以太坊坎昆升级,Proto-Danksharding,Layer 2,Blobs,可扩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