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的“上海升级”是2023年4月13日实施的一次重要网络更新,旨在解决自2020年信标链引入质押功能以来,ETH质押资产长期无法提取的问题。此次升级通过引入EIP-4895提案,首次允许用户提取质押的ETH及其累积奖励,标志着以太坊从工作量证明(PoW)机制向权益证明(PoS)机制转型的最后一步完成。
在2022年9月,以太坊成功完成了“合并”升级,将网络从PoW机制转向PoS机制。然而,在此之前,用户质押的ETH被锁定在信标链中,无法提取。根据Binance Research的数据,截至2023年2月14日,超过52万名验证者共计质押了超过1,650万枚ETH,占ETH总供应量的约13.81%。这种质押锁定状态限制了用户对资产的控制权,影响了以太坊生态的流动性。
上海升级的核心内容是引入EIP-4895提案,允许验证者提取其质押的ETH及累积的奖励。根据Binance Research的资料,EIP-4895作为以太坊上海升级中的关键改进,最终将允许验证者提取其质押ETH以及所有累积的质押奖励。这一提案的实施,使得以太坊网络在PoS机制下更加完善,提升了用户参与的积极性。
在引入质押功能后,ETH的流动性受限,用户无法随时提取质押的ETH。上海升级通过允许提取质押ETH,解决了这一问题,提升了ETH的流动性,使其更具吸引力。
更灵活的质押机制鼓励了更广泛的用户参与。截至2025年8月,超过3600万ETH被质押,占总供应量的30%,验证者数量大幅增加,节点分布更加分散,降低了单一实体控制网络的风险。即使在2025年8月出现近90万ETH的提取潮,网络仍保持稳定运行,证明了去中心化结构的韧性。
允许提取后,ETH质押收益率(APR)稳定在4%-6%区间,与传统金融产品相比更具吸引力。这一收益率水平不仅吸引了新用户参与质押,也促使现有质押者长期持有ETH,形成“质押-收益-再投资”的正向循环,强化了ETH的经济模型稳定性。
2025年加密市场波动加剧,用户通过提取质押ETH可快速应对市场变化。例如,2025年8月因市场波动引发的盈利了结行为,导致单日最大提取量达2.3万ETH,用户平均等待时间延长至15天,但这一机制确保了用户可及时降低长期锁定的潜在损失,增强了市场信心。
2025年8月,ETH质押退出队列激增至近90万ETH(约40亿美元),主要由市场波动引发的盈利了结推动。尽管单日最大提取量达2.3万ETH,但网络出块效率和安全性未受显著影响,验证者数量仍保持在健康水平,证明了上海升级后网络机制的稳健性。
允许提取不仅未导致质押量下降,反而推动质押生态进一步发展。截至2025年8月,质押ETH总量较上海升级前增长超5倍,占总供应量比例从16%提升至30%。这一增长反映了用户对灵活质押机制的认可,也为以太坊生态系统注入了更多流动性。
上海升级使得ETH的流动性得到改善,流动性质押平台的代币如stETH、rETH等在DeFi中的使用预计将增加。根据新浪财经的报道,随着上海升级的临近,流动性质押(LSD)赛道热度也一路上升。
上海升级通过解锁质押ETH,完成了以太坊向成熟PoS网络的转型。它不仅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流动性问题,还通过增强去中心化、优化经济模型和提升市场适应性,为以太坊生态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未来,随着Fusaka硬分叉等后续升级的推进,以太坊的质押机制和网络性能将进一步优化,巩固其作为去中心化金融基础设施的核心地位。
上海升级通过引入EIP-4895提案,首次允许用户提取质押的ETH及其累积奖励,解决了质押资产长期锁定的问题,提升了ETH的流动性和吸引力。更灵活的质押机制鼓励了更广泛的用户参与,增强了网络的去中心化程度和安全性。此外,优化的经济模型和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为以太坊生态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然而,质押ETH的提取机制也可能带来市场供需的波动,影响ETH的价格走势。用户在参与质押时,应考虑市场风险和自身的资金需求,谨慎决策。随着以太坊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升级,质押机制的优化将进一步提升以太坊作为去中心化金融基础设施的竞争力。
关键词标签:以太坊上海升级,质押ETH提取,权益证明(PoS),网络稳定性,质押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