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The AI Prophecy)币的发行量与总量上限是其代币经济模型的核心要素。根据公开信息,该代币的最大供应量(总量上限)固定为1,000,000,000枚(10亿枚),而当前流通量约为948,245,666枚,流通率达到94.82%,这意味着绝大部分代币已进入市场流通。
ACT全称为Act I: The AI Prophecy,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货币,其项目定位为结合人工智能与去中心化技术的创新实验,代币符号为ACT。该项目于2024年10月23日正式发行,并在同年11月11日登陆币某安等主流交易所,借助“AI预言”的概念在Meme币热潮中获得市场关注。作为加密市场中的新兴资产,ACT的设计初衷是探索多人工智能与多人交互场景中的新兴行为模型,这一定位使其在同期上线的同类代币中具备一定的差异化特征。
1.最大供应量固定为10亿枚
ACT的总量上限设定为1,000,000,000枚,这一数值在项目发行时已确定,且未设计代币销毁机制,属于固定总量模型。这意味着无论市场需求如何变化,ACT的总流通盘不会通过销毁等通缩手段减少,代币总量将长期维持在10亿枚水平。
2.高流通率反映市场供给特征
截至2024年10月的数据显示,ACT的流通量已达948,245,666枚,流通率高达94.82%。这一数据表明,项目发行后仅保留了少量代币(约5.18%)未进入流通,可能用于团队预留、生态建设或市场推广等用途。高流通率通常意味着市场供给相对充足,价格更容易受到供需关系和交易行为的直接影响。
ACT的发行量设计与其市场表现存在一定关联。以2025年8月的市场数据为例,当时其价格为0.028960美元,24小时交易量达2187.5万美元,按流通量计算的市值约为1.98亿美元。高流通量叠加固定总量的特性,使得ACT的价格波动更容易受到大额交易和市场情绪的影响。例如,2025年8月曾出现单日32.46%的跌幅,反映出在供给充分的情况下,代币价格对市场资金流动的敏感度较高。
此外,ACT的发行量设计也需结合同类竞品来看。2024年11月同期上线的Meme币如PNUT等,均采用了相似的发行策略,导致市场资金存在分流风险。在Meme币竞争激烈的环境中,ACT的10亿枚总量与高流通率特征,既为其提供了充足的市场流动性,也使其面临来自同类代币的直接竞争压力。
需要注意的是,加密市场数据存在一定的延迟性,上述发行量与流通量数据基于2024年10月的公开信息,实际流通情况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化。用户在参考时,建议以项目官方白皮书或区块链浏览器上的实时链上数据为准,以获取最准确的代币供应信息。同时,ACT无销毁机制的设计意味着其长期通胀压力较小,但也缺乏通过通缩推动价格上涨的常见手段,这一特性需结合个人投资策略综合考量。
总体而言,ACT的发行量与总量上限数据清晰反映了其代币经济的基础特征,10亿枚的固定总量与高流通率共同构成了其市场表现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关注该代币的用户来说,理解这些核心数据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其投资价值与潜在风险。
关键词标签:ACT,发行量,总量上限,流通率,代币经济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