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LD是MultiversX(原Elrond)网络的原生代币,而MultiversX本身是一个高性能公有区块链平台。这一定位意味着它具备去中心化、开放参与和无需许可的核心特征,任何开发者都可以在其上构建应用,用户也可自由接入网络进行交易或交互。
MultiversX的前身Elrond成立于2018年,2021年主网上线后更名为MultiversX,其核心定位是“互联网规模区块链”,聚焦Web3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方向使其区别于专注特定领域的区块链,而是致力于成为支持大规模应用落地的底层平台。根据2025年技术路线图,该网络计划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施Supernova升级,目标是实现次秒级交易终局性,进一步提升其作为高性能公链的竞争力。
1.自适应状态分片技术作为MultiversX的核心创新,该技术能够动态调整分片数量,使网络在处理不同负载时保持高效。目前,这一架构已支持15,000 TPS的吞吐量,远超早期区块链平台,为大规模应用提供了性能基础。
2.安全权益证明机制融合了传统PoS的节能特性与BLS阈值签名技术,在提升网络安全性的同时,确保了共识过程的高效性。这一设计既降低了中心化风险,又为节点参与提供了明确的激励机制。
3.异步跨链协议是MultiversX实现互操作性的关键,目前已集成Cosmos IBC协议与以太坊跨链桥接方案,构建起连接不同区块链生态的桥梁。这一能力使其不仅是独立的公链,更成为跨链价值流动的重要枢纽。
MultiversX的经济模型围绕EGLD代币构建,截止2025年8月,当前总供应量约为2475万枚,包含质押奖励的通胀机制以维持网络安全。EGLD的核心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链上治理,代币持有者可参与协议升级和参数调整的投票;二是Gas费支付,所有链上操作需消耗EGLD作为手续费;三是节点质押,成为验证节点需满足最低1,000EGLD的质押要求,这一设计确保了节点参与者的长期承诺。
在技术进展方面,2025年MultiversX新增智能合约优化模块,支持Rust 2.0编译器,提升了开发者体验和合约执行效率。跨链枢纽已接入12条主流公链,资产互通总量达4.7B美元,进一步巩固了其跨链基础设施的地位。
市场表现上,截至2025年8月,EGLD价格约为14.86美元,市值排名第104位,显示出稳定的市场认可度。值得注意的是,其63.2%的流通量处于质押状态,这既反映了社区对网络的长期信心,也为网络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生态发展方面,MultiversX已集成87家企业级合作伙伴,覆盖DeFi、NFT及IoT等多个领域,显示出其生态系统的多元化布局。同时,Metaverse SDK支持Unity与Unreal Engine 5.3,为元宇宙应用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拓展了其应用边界。
综合来看,MultiversX作为公链,通过创新的技术架构、清晰的经济模型和持续的生态拓展,正在构建一个可扩展、安全且互操作的去中心化应用生态系统,而EGLD则是维系这一系统运转的核心价值载体。
关键词标签:MultiversX,EGLD,高性能公链,自适应状态分片,跨链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