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o-Danksharding(即以太坊改进提案EIP-4844)是以太坊网络为解决Layer2 Rollup数据存储成本过高问题推出的关键扩容方案,其核心是通过引入“Blob携带交易机制”降低数据可用性层成本;截至2025年8月,该方案已完成主网部署并稳定运行一年多,当前处于生态快速渗透与技术优化阶段,为后续完全分片架构奠定基础。
1.技术定位与核心机制
Proto-Danksharding是以太坊完全分片方案(Danksharding)的过渡版本,于2023年由开发者社区提出。其技术本质是通过在以太坊区块中新增“Blob数据块”,为Rollup提供临时且低成本的链下数据存储层。每个区块可包含最大18.75 MB的Blob数据,这些数据仅存储于以太坊共识层约18天,到期后自动清除,既满足Rollup交易验证的数据可用性需求,又避免永久占用链上存储空间。
2.关键特性与设计目标
该方案的核心目标是解决以太坊长期存在的高Gas费难题,为Layer2生态提供基础设施支持。其技术亮点体现在三方面:费用降低,相比传统CallData存储,Blob交易成本降低约100倍(基于2024年测试数据);吞吐量提升,支持每秒数千笔Rollup交易,显著扩展以太坊网络处理能力;安全性平衡,Blob数据仅用于验证交易有效性,不参与链上状态执行,有效降低全节点存储与计算负担。
1.实施阶段与时间线
Proto-Danksharding的部署以2024年3月以太坊“Dencun升级”(Deneb与Cancun硬分叉合并)为关键节点,此次升级正式激活EIP-4844协议。升级后,以太坊主网开始支持Blob携带交易,Layer2项目可通过该机制提交批量交易数据。
2.主网运行与生态采用
截至2025年8月,Proto-Danksharding在主网运行已超过17个月,整体网络稳定性符合预期。生态层面,主流Rollup项目如Base、zkSync、Arbitrum等均已完成Blob交易集成,Layer2对Blob数据的采用率从2024年Q2的35%提升至2025年Q2的89%,显示出生态对该技术的快速接纳。开发者社区当前重点推进Blob验证算法优化,目标是减少数据传输延迟,进一步提升网络效率。
1.对Layer2生态的直接推动
Proto-Danksharding的落地显著改变了以太坊Layer2格局。据2025年Q2数据,Rollup平台平均Gas费较升级前降低78%,其中小额交易(如NFT铸造、链上社交互动)费用降幅达90%以上,用户活跃度同比增长210%。费用下降催生了新应用场景,如大规模链上游戏(支持数万用户同时交互)、去中心化视频流平台等,推动以太坊从“金融基础设施”向“通用计算平台”扩展。
2.长期技术路线图与挑战
短期来看(2025年内),技术团队将聚焦Blob数据压缩算法与验证效率优化,计划将Blob存储周期从18天延长至3个月,以支持更复杂的跨链数据交互场景。长期而言,Proto-Danksharding是以太坊向完全分片架构(Full Danksharding)过渡的关键一步,预计2026-2027年将实现与PoS机制的深度整合,通过将区块链网络分割为多个并行处理的“分片链”,最终实现每秒数十万笔交易的吞吐量目标。不过,完全分片仍需解决跨分片数据一致性、validator节点分配等技术挑战,这一过程将依赖Proto-Danksharding运行中的实际数据与经验积累。
关键词标签:Proto-Danksharding,EIP-4844,Layer2 Rollup,Blob交易,以太坊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