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经济三重奏终乐章:利率

这一轮上涨更多的是市场情绪和避险需求的共同作用结果,而非降息政策的单一效应。

撰文:Musol

「利率,利率,还是利率!」

想必接触了较长时间加密市场的读者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加密市场对美国的利率决定处于高度敏感的状态,比特币也经常作为反映美联储驱动的波动性的信号,在今年降息不断被提及的情况下,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回头再看以前的市场,或许,自 2022 年美联储开始积极加息以对抗失控的通胀以来,数字资产早已开始反映着传统金融市场的波动性,美联储的利率决定已然成为加密市场的成败之时。

「这种相关性不会很快消失,如果有的话,它正在成为新常态。」

其实市场上总有句调侃的话——「我们都成了美股交易员」,因为加密市场不仅紧跟美股变动,交易者还要紧盯美国经济数据。

其中,以美联储利率打头,作为最为重要的数据之一。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这些数据?这些数据的含义又是什么?

什么是美联储&利率?

美联储就是美国的中央银行,相当于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决定着银行利率政策,但是美联储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原则上它不屈从于美国政府甚至总统而独立制定利率政策,简单说,就是美国总统都无权干预美联储的决定。

美联储根据自身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独立做出利率决定,即提高或降低银行基准利率,也就是常说的加息或降息。

一般而言,美联储会有一下三种利率调整行为:

维持利率不变:市场预期稳定,不会对经济信号产生明显影响

加息:抑制通胀,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

降息:刺激经济,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

通常,我们提到的美联储加息 / 降息,实际调整的是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也就是银行与银行之间借钱产生的利息。

以加息为例:美联储加息,即上调美国联邦基金利率,银行之间借钱的利息 / 成本增加,那么各银行就会通过增加准备金来控制成本。而增加准备金的主要手段就是提高存款利率,吸引人们将钱存入银行。最终结果是美元流入银行,市面上的流通的货币减少,以达到抑制通胀的目的。

美联储加息,会导致美元升值(供不应求),更多的美元会流入银行,流入股市等投资市场的钱就会减少,利空。

同理,美联储降息(俗称「放水」),市面上流通的美元增加,美元贬值,更多的资金会流入股市等投资市场,利好。

对于美联储利率本身先浅谈到此,为了更利于读者们深度理解其与加密市场的关系,本文将先慢慢剖析它的决定与美债收益率,美元指数,美元指数与黄金和原油价格,美元指数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关系,以及美联储或央行利率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一、美联储利率决定与美债收益率之间的关系

美债,即美国国债,常见的是十年期和两年期美国国债。

美债收益率指的是买入美债并持有到期的收益率,计算公式非常简单,即用持有到期可以获得的全部利息除以购买价格(美债收益率=持有到期利息÷购买价格)。

国债票面利率通常是固定的,即在发行国债的时候就已经定好了国债利息率,在国债存续期内利率固定不变,按照这个利率计算应该支付的利息。

国债是可以在资本市场进行买卖交易的,就像股票一样买卖,那么它的价格就会随时波动,这个价格就是买卖价格而不是国债票面本金,国债票面本金和票面利率只是用来计算还本付息的金额,国债在市场上的买卖价格是独立的。

由于国债价格会发生波动,也就是计算美债收益率的分母会发生波动,这决定了美债收益率会波动。

当美债价格上涨的时候,美债收益率下降,反之,当美债价格下跌的时候,美债收益率上升。

所以,不太了解的人会误以为美债收益率上行是美债市场火爆、大家都在买美债导致的,实际上是大家在抛售美债,导致美债价格下跌,美债收益率上升,美债收益率下跌才意味着大家都在买入美债推升了美债价格,导致美债收益率下跌。

把这里的美债替换成国债也是一样,无论是美国国债还是中国国债,国债收益率升高说明大家在抛售国债,国债收益率降低说明大家在抢购国债。

国债收益率与国债市场景气程度是反比关系。

图 1 为 2024 年 12 月 1-6 日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走势

那美联储利率决定与美债收益率波动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决定了银行的存贷款利率高低,当美联储加息的时候,银行存款利率会提高,把钱存入银行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息收益,而美债的利率在债券到期前是固定的,当银行的存款利率提高时,会吸引更多人把钱存到银行或者购买按照新的利率计算的金融产品,就会卖出手中的国债,国债的购买需求也会减少,国债价格随之下跌,导致美债收益率升高;反之,美联储降息,会促使人民减少存款而增加购买国债,美债价格上扬,美债收益率下跌。

通常对美联储利率最敏感的是两年期国债,因为两年期较短,银行利率的波动会更加明显的促使人们对比未来两年内存款利息和国债利息高低,而十年期国债期限较长,短期内银行利率的波动对未来十年存款利息的影响较小,可能未来十年会出现很多次加息和降息。

所以,美联储加息会导致美债收益率上升,反之,美联储降息会导致美债收益率下降。

美联储从 2022 年开始持续加息直到 2024 年下半年,利率从 0 攀升到 5.5%(图 2),伴随这一轮加息周期,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从不到 2% 一路上扬到最高 5%(图 3)。

图 2 2022.01-2024.12 美国银行基准利率走势

图 3 2020.01-2024.12 十年期美债收益率走势

二、 美联储利率决定与美元指数之间的关系

美元指数是指美元在国际市场上与其他国家货币进行兑换的汇率高低指数,美元指数越高意味着美元升值,反之则美元贬值。

美联储加息意味着银行存贷款利率都会上升,存款利率上升会吸引更多人把钱存入银行,减少了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存款利率是银行获取资金的成本,利率上升意味着成本上升,那么银行就会提高贷款利率,贷款利率提高意味着企业、个人、政府等借款成本会增加,这样就会减少借款,同样减少了市场上流通的货币。

也就是美联储加息导致美元更多存到了银行从而减少了市场上流通的美元。

在外汇市场,一种货币的升值或贬值是由该种货币的供求关系直接决定的,美元供应量减少最终导致美元指数走强。

美联储降息意味着银行存贷款利率都会下降,存款利率下降导致更多人不愿意把钱存到银行,增加了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贷款利率下降则会促使人们更多借款,同样增加了市场上流通的货币。

也就是美联储降息导致美元更多流向市场从而减少了存到银行的美元。

在外汇市场,美元供应量增加最终导致美元指数走弱。

因此,美联储利率高低与美元指数呈正比关系。每个国家的银行利率高低与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的汇率高低都是这个关系。

图 4 2021.07-2024.12 美元指数走势

三、 美联储利率决定和美元指数与黄金和原油价格之间的关系

在国际市场,黄金和原油是用美元来计价的,意味着当美元升值的时候,美元的购买力增强,同样的美元数量可以购买到更多黄金和原油,所以,黄金和原油价格会下跌;反之,美元贬值的时候,黄金和原油价格会上涨。

图 5 2021.01-2024.12 黄金价格走势

图 6 2021.01-2024.12 原油价格走势

明白了这个逻辑关系,我们就知道了美联储利率决定和美元指数与黄金和原油价格之间的紧密关系了。

当美联储加息的时候,美元指数走强,黄金和原油价格下跌;当美联储降息的时候,美元指数走弱,黄金和原油价格上涨。

这个是他们之间的理论逻辑关系以及美联储利率决定和美元指数对黄金和原油价格的直接影响,并不意味着黄金和原油价格实际走势必然符合这个关系,黄金和原油价格取决于综合性的因素。

四、 美联储利率决定和美元指数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关系

其实有了前面的知识基础,这里就很简单了,在外汇市场,美元升值就意味着与之兑换的他国货币就会贬值;反之,美元贬值意味着与之兑换的他国货币就会升值。

所以,当美元升值的时候,人民币相对贬值,反之则人民币相对升值。

当美联储加息时,美元指数走强,人民币汇率走弱;反之,美联储降息时,美元指数走弱,人民币汇率走强。

图 7 2021.01-2024.12 人民币汇率走势

要注意的是:在外汇市场的人民币标价,常见的是离岸人民币汇率,它的标价不是用 1 元人民币可以兑换多少美元计价的,而是用 1 美元可以兑换多少人民币来计价的,因为国际上的通用货币是美元。所以当这个指数上涨意味着人民币贬值,也就是 1 美元可以兑换更多人民币,反之,这个指数下跌意味着人民币升值,不要把这个关系搞错了。

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市场浮动汇率条件下,当美联储加息时,他国货币相对于美元被动贬值,要不想让本国货币相对于美元贬值,他国央行就需要跟随美联储加息来对冲美联储加息对汇率的影响;反之,当美联储降息时,他国货币相对于美元被动升值,为了对冲美联储降息给汇率造成的影响,他国央行就需要跟随美联储降息。

这就丧失了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比如加拿大、韩国、巴西、阿根廷、中国香港等,如果不想丧失货币政策独立性,那就被动接受美联储利率决定对外汇市场汇率波动的影响,这也是美元霸权的体现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能在新闻中听到不少国家对美联储利率政策颇有微词,因为美联储的利率决定直接影响着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货币汇率和本国央行的利率决定。

至于这些微词有没有道理,明白人自然会懂,任何国家的货币政策都应该而且也只能从本国利益出发,而不会也不能同时顾及他国利益,即使你在从本国利益出发的同时顾及他国利益来制定货币政策,也没有能力达到目的。

所以,其他国家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抨击毫无意义也不会起作用,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不受制于人。

五、 美联储或央行利率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指挥着经济走势,但这只无形的手有它的固有缺陷,那就是没有刹车功能,就像没有刹车的汽车,它不能预判将会发生交通事故而提前踩刹车,市场没有刹车功能,则不能预判和避免将要发生的经济衰退和危机,完全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自由指挥经济发展,则周而复始的会经历繁荣与萧条的交替循环。

图 8 经济周期循环图(陈年老图请见谅)

图 9 1929 年前美国经济繁荣后进入衰退大萧条

图 10 1929 年前后美国股市道琼斯工业指数

这背后的原因是,市场的血液是资本,资本是逐利的,哪里有钱赚,资本就会流向哪里,哪里赚钱多,资本就奔向哪里,这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指挥经济的规则。

比如,当一个行业出现时,供不应求,价格高企,利润很高,吸引资本蜂拥进入这个行业,供应增加,从供不应求到供求平衡到最终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或暴跌,利润下滑最终亏损,行业崩盘,出现行业危机,出现危机之后市场才进行自我修正,资本退出,供应减少直到又供不应求,这样周而复始,这就是市场经济规律,从供不应求到供求平衡到供过于求,从增长到饱和到衰退到危机,循环往复。

整个经济发展也都是这样的规律。

正因为我们认识到了这个规律,认识到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存在的自我缺陷,所以,我们要给市场经济装一个「刹车」,而不能完全放任市场经济自由的运行,这个「刹车」就是「政府宏观调控」。

在危机出现之前,我们就进行预判并提前采取措施防止危机的发生,适当的踩刹车。

利率政策就是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当经济持续强劲增长时,为了避免产能过剩导致衰退甚至危机发生,美联储会通过加息收缩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吸引人们把钱存入银行减少消费,从而对商品的需求减少,利率的上升促使企业、个人、政府等减少借款和投资,商品的供应减少。

反之,当经济增长乏力或者经济衰退的时候,为了促使经济繁荣,美联储会通过降息扩大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人们不愿意把钱存入银行而更多进行消费,商品需求增加,利率的下降促使企业、个人、政府等进行更多借款和投资,商品供应增加。

所以,美联储通过利率决定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的平衡,力求做到经济能够良性螺旋上升,而不会出现产能过剩、恶性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衰退、萧条和危机。

我们最希望的状态是经济增长的同时物价稳定,或者物价增长远低于我们的收入增长,这就是最优的经济增长。

我们的收入增长能够购买到更多更好的商品,企业能够赚取更多利润,这种前提下经济增长得越快越好,说明我们的社会财富在不断增加,幸福指数持续飙升,可以持续繁荣,这就是经济增长良性螺旋上升。

比如中国自改革开放后持续近 40 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就是良性螺旋上升,GDP 不断快速增长、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物价上涨远低于我们的收入增长速度、人们的购买力不断增强。

各位读者也不妨思考一下当下的境况。

1978-2017 年,中国经济(GDP)年均增长约 9.5%,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约 8.5%,物价水平年均增长约 4.86%。

图 11 改革开放后中国 GDP 增长

这里要注意 GDP 的本质是指社会总产出,可以简单理解为社会生产出的商品(服务)总量,生产得越多意味着这个社会越富有。而这个产出是用货币来衡量的,也就是要将社会总产出折算为钱,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多少万亿,但这个价值只是一个数字,数字本身没有实际意义,要看这个数字背后代表的实际商品(服务)产出才能衡量这个社会的真正财富,所以就有了名义 GDP 增长率与实际 GDP 增长率之分。

名义 GDP 是指在没有考虑物价变化的情况下,按照当前价格计算出的 GDP 相对于之前 GDP 的增长率,这并不意味着就是实际的 GDP 增长率。比如当前的物价水平相对于之前的物价上涨了,那么在社会总产出相对于之前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计算出的 GDP 会高于之前的 GDP,存在 GDP 增长,这是由当前 GDP 和之前 GDP 计算的价格不一样导致的,实际上社会总产出并没有增长,社会财富并没有变化;而实际 GDP 增长率就是剔除了物价变化的因素,按照同样的价格计算当前的 GDP 与之前的 GDP,这种前提下,当前 GDP 相对于之前的 GDP 有变化才是真正的社会总产出及社会财富的变化。

我们继续回到利率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上。

美联储利率决定取决于对当下经济形势的判断,判断的指标主要有 GDP 增长率、CPI、新增就业人数等,其中,核心的指标是 CPI 即通货膨胀指数,它调控的的目标也是 CPI。

CPI 被视为是最能反映经济形势的指标,当经济增长时,人们收入会增长,购买需求会增加,会推升物价的上涨;当经济衰退时,人们收入会下降,购买需求会减少,导致物价下跌。

所以,美联储希望 CPI 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2%-2.5% 左右)。

当超过这个区间时,说明经济增长过快过热,为了避免出现供需失衡而面临经济衰退和引发危机,美联储会加息;

当低于这个区间时,说明经济增长乏力或者不景气或者萧条,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会降息;

如果在这个区间,说明经济增长处于良性螺旋上升阶段,美联储按兵不动。

因此,美联储利率与经济增长速度、CPI 不是绝对的正比或反比关系。

当经济合理持续增长时,利率可能保持不变或者持续降低,也有可能适当加息来控制物价,通常长期保持低利率水平有利于刺激经济增长。

这里的第一张图在之前出现过,就不多赘述了,在 2021 年一季度到 2022 年二季度,美国 CPI 同比增长率一路上涨,甚至达到 9%,通货膨胀水平不断走高,同期 GDP 同比增长较快,经济增长强劲。

图 12 2021.01-2024.10 美国 CPI 同比走势

但为了避免陷入恶性通胀,美联储从 2022 年开始加息直到 2024 年上半年一直都是加息周期和保持高利率,随着持续加息,CPI 同比增长率持续回落到 3%,GDP 增长率也从 6%-7% 的增长高点回落到 2%-3%,所以,从 2024 年下半年开始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

图 13 2021Q1-2024Q3 美国 GDP 增长率

各国央行的利率决定与该国的经济增长之间也都是这样的关系。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读者能读到这里,能读到这里,说明已经能对利率有比较清晰的认知了,那么就来讲讲美联储降息的一些影响。

美联储降息的多维度影响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美联储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风向标,我们都知道——其降息政策无疑具有深远的国际影响力。

降息直接导致美元存款利率下降,资本如同潮水般从银行体系溢出,寻找更高收益的栖息地。这不仅促进了跨国投资活动,也加速了全球经济的回暖迹象。

然而,对于加密货币市场而言,这种资金流动的影响并非简单直接,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它的影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维度的。

市场的双面镜

一方面,降息带来的市场流动性增加确实提升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使得他们更加愿意将资金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领域。比特币等主流加密货币,也因其独特的去中心化属性和潜在的高收益特性,成为了众多投资的新宠。

此外,降息往往伴随着美元汇率的贬值,进一步增强了加密货币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这也是今年市场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事情),吸引了大量寻求资产保值的资金涌入。

另一方面,历史数据却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番景象。尽管降息理论上应有利于加密货币价格上涨,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影响往往受到多维度因素的制约——经济的不确定性、市场情绪的波动、政策预期的转变以及投资者行为的复杂性,都可能导致加密市场在降息后出现与预期相反的表现。举个栗子,在经济衰退或市场恐慌情绪高涨时,其实更多人可能更倾向于将资金撤出高风险市场,包括加密市场,来规避潜在的损失。

回顾过去 35 年的美国利率周期,我们可以发现降息对加密市场的影响并非一成不变。在 20 世纪 80 至 90 年代,美联储降息虽然旨在刺激经济增长和对抗通货膨胀,但资产价格的反弹往往滞后于政策实施,且受到经济不确定性的强烈干扰。

进入 21 世纪后,随着加密市场的兴起,降息对其的影响更加复杂多变——2008 年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的降息和量化宽松政策确实为包括加密货币在内的风险资产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但这种支撑并非无条件且持久的。2020 年新冠疫情爆发后的降息潮更是将加密货币市场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这一轮上涨更多的是市场情绪和避险需求的共同作用结果,而非降息政策的单一效应。

美联储的降息政策对加密市场的影响是多方面、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资本也并非做慈善。虽然降息能够增加市场流动性、提升投资的风险偏好并可能支撑加密货币价格上涨,但这种影响并非单向且绝对的。在当下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我们在面对降息等货币政策调整时,应当更加冷静和谨慎,以全局的视野来看待经济环境、市场情绪和政策预期等多维度的因素。唯有如此,才能慢慢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立于不败。

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