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三项数据感受发展“脉动”

GDP同比增长5.3%,一季度南京市经济运行起步平稳、稳中有进——

透过三项数据感受发展“脉动”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王健通讯员林娜

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4月27日发布一季度南京经济运行数据: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18.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记者注意到,宏观大数据背后,高技术制造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值等指标表现突出。

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数据背后,企业和市民“体感”如何?连日来,记者进社区、访工厂、看产线、走市场,“翻阅”企业“运营账本”、个人“家庭账本”,触摸产业向上攀升的蓬勃脉动,感受经济起步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

从10%看创新动能

【数据】

统计数据显示,我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较1—2月提升0.5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分别增长12.5%、21.2%、12.2%和13.7%。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较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提升8.6个、9.1个百分点。

【镜头】

在巴基斯坦西北边境莫赫曼德地区,Mohmand水电站项目建设现场,挖掘机的轰鸣声、振动碾的震动声不绝于耳。南钢制造的万吨级水电钢跨越山海,将化作大坝闸门、压力管道等核心部件的“铮铮铁骨”。

要想成为中巴经济走廊“能源明珠”这一超级工程的钢材供应商,需要经过多轮严苛审核考察。南钢研发的高强度水电钢可低温预热甚至免预热,大大提高焊接效率。今年3月,凭借该技术优势,南钢在欧美强企环伺中拿下1.27万吨该项目的订单。

翻开南钢的一季度账本,记者看到这样一组数据:一季度南钢特钢出口同比增长3.7%。公司一季度产销率达到100.82%,实现利润6.25亿元,同比增加7.7%,新质生产力正展现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4月26日是周六,但南京合信自动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曙君还是一早就赶到办公室。创新研发、项目推进,他们一直很拼。

凭借着为企业“提质降本增效”的硬核实力,企业获得了中联重科、徐工集团、太原重工、柳工集团、中国船舶、中车等重工企业的青睐。今年一季度公司新签合同订单额超过6000万元。

从25.7%看服务业成色

【数据】

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1—2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6%,比去年全年加快4.0个百分点。重点行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8%,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25.7%、15.0%。

【镜头】

一个孩子的需求市场能有多大?

直播间内,AI数字人主播24小时不间断地介绍奶粉成分、配方;宝妈手机上,“泡奶粉的水温是多少”等问题不断被提出,AI育儿顾问KidsGPT实时答疑解惑;不一会,“问题清单”变成“购物账单”,在App上下单奶粉等商品,门店3公里范围内最快30分钟到家……

在这些场景背后,“小服务”正在托举“大增长”。4月24日,孩子王发布2025年一季报显示,孩子王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24.03亿元,同比上升9.53%,归母净利润3100.81万元,同比上升165.96%。

一座城市能有多“忙”?

购物中心内涌动不息的人潮,“网红”餐厅前蜿蜒的等位长龙,历史文化街区里纷至沓来的八方游客……在线旅游平台途牛旅游网数据显示,一季度,途牛南京目的地跟团游产品预订热度增长尤为显著,出游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超60%。

能不能接得住“泼天流量”,还得靠过硬的服务。“我们基于市场热点和用户需求,推出‘南京三日游之四季金陵’系列等多元旅游产品,让‘流量’变‘留量’。”途牛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7.5%看消费活力

【数据】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3.11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3.2个百分点。国家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和省3C商品购新补贴共同发力,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4.9%、33.9%、21.7%。汽车消费政策效果显著,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9%,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128.7%,继续发挥较强带动作用。

【镜头】

“香槟色的那一辆不错,外形小巧,停车也方便。”这个周末,在位于柳洲北路的某汽车品牌4S店,记者见到了前来选购的赵婷婷夫妇,“上个月听说同事置换了油车,到手优惠了6000元,我们也准备换一辆新能源车。”赵婷婷面带笑容。

以旧换新,是赵婷婷今年“家庭账本”的关键词。

去年年初,夫妻俩商量了一下,决定换个新洗衣机。当时,家里使用的洗衣机还是7年前两人结婚时添置的,机器不时漏水,也没有烘干功能,遇到梅雨季节,只能把客厅当成晾衣房。

去年3月以来,媒体报道、购物网站页面中,越来越频繁出现的“以旧换新”“国补”等字样,引起了赵婷婷的注意,赵婷婷原本搁置的“家电升级计划”重新启动,今年春节期间,在享受以旧换新补贴之后,叠加商场折扣等优惠,购买总共便宜了3000多元。

专家观点

实现高质量发展

南京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

丁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江苏省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

一季度南京经济运行展现出较强韧性与活力,GDP同比增长5.3%,尤其是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与去年同期相比都有明显的提升。重大项目加速落地,先进制造、数字技术、未来产业等领域投资较快增长,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进一步融合,产业链向中高端攀升的态势更加明显……“一季报”让大家看到,南京经济基本盘稳定、政策环境确定、政策空间丰富,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外部挑战,实现既定发展目标。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当前外部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对经济未来发展构成重大影响。下一步,南京应坚守实体经济,发挥创新资源密集优势,更好凸显“创新策源”与“产业标杆”的双重价值,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记者手记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经济运行,不仅要看“形”,还要看“势”——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一季度以什么样的姿态起步,事关全年经济发展;不仅要看宏观,还要算“细账”——如果对“一季报”背后的个体“一镜到底”,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起步平稳、稳中有进的南京,正一如既往地稳健前行。

南京起步平稳,“稳”的基础更加巩固。供给端,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增速较1—2月提升0.4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提升3.2个百分点。需求端,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3.11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3.2个百分点。

南京稳中有进,“进”的动能不断释放。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些细分指标背后的企业个体——或是用创新定义智能制造的科技新锐,或是以“独门绝技”破解技术瓶颈的隐形冠军,抑或是用个性化服务激活消费春水的先锋企业,不难发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企业不愁打不开市场。

从开年看全年,行而不辍的南京,未来可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