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润童心 阅读启未来——胶州市常州路小学举行整本书阅读研讨活动

鲁网4月21日讯"教育的本质是对生命的唤醒,而阅读是最温柔的唤醒方式。"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指引下,胶州市常州路小学构建"导读·推进·交流·跟踪"四阶课例体系,让经典阅读从"碎片化浏览"走向"系统性深耕",深化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为儿童终身阅读能力筑基。通过系统性课程设计与多元化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在经典名著中感悟成长真谛,构建“读思行创”一体化的阅读生态。

导读课•激趣启航

激趣启航,点燃西游探秘之火。常州路小学马仁茹老师执教《西游记》导读课,通过学校读书活动月的真实情境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基于《西游记》章回体特点,导读课以“游戏化任务链 阅读策略渗透”为核心,通过“观封面,说发现;读回目,猜故事;绘导图,理情节;写名片,识人物;列计划,巧实施”五项任务层层推进。任务设计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既锻炼了逻辑思维,又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

推进课•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破解取经八十一难。常州路小学张淑梅老师执教《西游记》导读课,依托“阅读任务单 小组共读计划”,构建深度阅读支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梳理师徒四人经历的关键地点,标注妖怪特征与降服方式,形成可视化思维导图;通过“人物卡片”制作,横向对比探讨责任与成长的辩证关系,纵向关联挖掘角色复杂性,品味人物特质;通过梳理经典情节,品读文本,感受古典文学表达艺术。整堂课通过路线图、人物卡、故事梳理、文本细读四重任务,融合思维导图、课本剧表演等多元策略,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领略古典名著的永恒魅力。

交流课•创意表达

创意表达,演绎经典多维魅力。常州路小学王莎老师执教《西游记》交流课,通过“读-演-创”立体化活动,实现阅读成果转化。课堂中以“取经庆功会”为主题,设计走红毯、谁站C位、写举荐信、我们身边的“取经人”四个活动,体现了整本书阅读的情境化与趣味性,通过线索推理强化了学生阅读中“预测与推断”“抓住关键信息”等策略的迁移运用,通过辩论环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训练。让阅读力转化为终身成长的底层素养,真正实现"读一本好书,育一生品格"的教育愿景。

跟踪课·延展阅读

常州路小学创新实施"阅读马拉松"计划,将"21天阅读打卡"与《西游记》延展阅读相结合,将整本书阅读与持续阅读习惯培养有机融合,通过“阅读·悦成长”学生读书档案的跟踪阅读,打造沉浸式、可持续的阅读生态。以"三维跟踪评价体系"为支撑,创造"目标引领—过程浸润—成果转化"的闭环式阅读生态。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培养真正的阅读者,从阅读整本书开始,让“读书”真正回归读书。常州路小学将继续引航经典和孩子们一起深耕细读。让每一位学生在整本书读书活动中沐浴文化的恩泽,享受读书的快乐! (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刘亮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