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4日,天气阴,心情复杂。
一条50分钟的音频在午夜来临前悄然泄露,敏锐的媒体同行们都还没睡,精神焕发地敲起了键盘编辑起了推文,屏幕一闪,发送成功,录音就这样开始病毒一般,蔓延到币圈每一个角落。
一觉醒来,恍如隔世。今年最有价值的区块链培训,最赤裸直接的小白入门课诞生了,来自李笑来录音。
讲真的,这一波diss基本覆盖了币圈生态,项目方的空气币是傻逼,交易所是骗子是傻逼,不断入场接盘的韭菜,更是傻逼。
有人说,李笑来说的是大实话,只是被有心之人摆在了明面上而已,话糙理不糙。你敢说项目方没发空气币吗?你敢说交易所没有黑幕暗箱操作吗?你能说出来一个屁股擦得很干净从来没有黑历史的所谓大佬吗?说不出来,所以李笑来是个实诚人。
呵呵。对不起,这一次,我无法认同。
“币圈大佬”这个标签,从一开始就带着一些个人神话的成分。萌芽期的区块链和币圈,在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时,就已经造就了不少财富神话。李笑来是其中一个,也可以说是最成功的一个。
也许是前期新东方名师的身份,我们对他一直有一种常规的误解。他是中国比特币首富,著名天使投资人,畅销书作家,唯独缺失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属性。说白了,他不是带领小白的李老师,也不是帮助韭菜的摆渡人,他只是一个拥有自己IP的精明商人。
商人是什么?
商人是资本家,吃的都是带血的馒头,喝的都是带骨肉的汤。满口獠牙和尖利的爪子在平时都是收起来的,看到猎物时才会张开大嘴,手起刀落,玩几手权力的游戏,等钱落袋为安,戴上面具还是谈笑风生的大咖。
这就是现在币圈大佬们的群像,人前温文尔雅有礼貌,人后想方设法割韭菜,还理直气壮地割,两面三刀地割。
当成为游戏规则制定者的时候,道德和利益的天平看起来总是在往右边倾斜。对于大佬们来说,币圈第一准则就是为了赚钱,打造自己的门面,然后赚项目方的钱,赚韭菜的钱。面对名声和利益,小孩子才会去选择,而大人是都想要。
李笑来说自己从来不认可也不搞什么“价值投资”,但不要忘了,他在币圈的第一桶金就是“价值投资”带来的。
在他眼中币圈融资的成功做法是:先造IP,再圈钱,最后做事。什么牛逼的代码开发团队,什么牛逼的技术实力,什么牛逼的落地应用,都是虚的,给个听起来很唬人的概念,有张长得还不错的网红面孔,有不错的用户流量,有简单的便于操作的骗人模式,就可以开始收割了。
良知和行为准则什么的那都不重要,在金钱至上的商业法则面前,可以随手就扔;认真写代码做项目的也都可以去死一死了,反正你认真做事是玩不过骗钱喊单的。
你以为这只是李笑来一个人的观点吗?不你错了。
听到这些话,大多数大佬们只是互相尴尬地笑笑,内心却毫无波动,不否认李笑来抖出的行业黑幕,也不愿直接承认自己就是他说的那一类嗜血不堪的人。彼此心照不宣、默契十足,手上该进行的割韭菜事业也是一点没停下。
套路就这么多,市场盘子就这么大,不靠忽悠,怎么成大事。
写完这一段,我觉得可以取个小标题叫:论币圈乱象是怎样炼成的。
你看,就是这样炼成的。
币圈的萌新们又是另一种心境了,感觉从智商和情感上被双重碾压。在别的行业,大佬们风度翩翩,以投资者、散户相称;在区块链行业,自己刚进来就与“傻逼”画了个等号。骗了我的钱,让我去接盘,还叫我傻逼,这换谁都会觉得委屈。
不可否认的是,野蛮生长所带来的弊端和优势是成正比的。大佬们之所以成为大佬,是因为追捧的共识越来越大,也就是李笑来说的“傻逼共识”。
在这片海里,有人游泳,有人唱歌,李笑来是裸泳了,但岸上还有人帮他拿着浴巾。行业不会因此消逝,韭菜也不会因此停止进场,但请对所谓的“大佬”请保持理智,盲目追赶他们的风向只是把自己这棵韭菜送到了人家的盘子里,下场就是被吞食干净。
因此要强调,一定要有独立的思想,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基础判断能力,一定要提升自己的认知,就算被割,也要做被割得最浅的那一棵。
资本市场是血腥的,资本家是罪恶的,区块链这个行业天生存在着不合理的原罪,想要剔除这个乱象,也许我们还需要花很久的时间。
但不管什么行业,虚浮的泡沫是不会长久的,真诚落地的价值项目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真正推动技术和生态发展的群体终会有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所以对不起,我不叫傻逼,我是还对这个行业抱有希望的投资者,我是仍然想见证历史更迭的新世界居民。